FTX 事件週年 (三) 留下痛與傷痕的未來展望

ABMedia
分享
FTX 事件週年 (三) 留下痛與傷痕的未來展望

《FTX 一週年 – 餘燼篇》

FTX_未來

(此系列專文由媒體夥伴共同完成:桑幣區識每日幣研Grenade鏈新聞加密城市)

John Ray 接手:索賠網站與高昂耗時的訴訟

破產團隊接管之後,FTX 便開始進入漫長的重組程序,由知名律師 John Ray 接任 FTX 執行長主導。John Ray 過去曾是辦理安隆公司清算時的芝加哥律師。安隆破產案發生於 2001 年 10 月,既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案,同時也是最大的審計失敗事件。

由於 FTX 的公司營運紀錄與財務資訊嚴重缺乏,導致破產團隊聘用了大量顧問與律師,試圖從不同的地方挖出所有未被記錄的剩餘資產,也向多個相關債務實體追討資金。然而,積極處理破產程序固然是好事,但同時也債權人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根據統計,破產管理團隊在接管後 8 個月就狂燒 3.3 億美元資金,而這些費用自然都必須由債權人承擔。破產管理團隊與日俱增的費用支出讓許多債權人都坐不住了,FTX 債權人委員會就曾在 8 月的破產聽證會上公開批評破產管理團隊花錢不手軟:

「現在他們每月的開銷近 5,000 萬美元,幾乎有數百名律師、金融顧問和銀行家全職參與這項工作案件中的每一筆開銷基本上都直接減少了債權人可能收回的資金。」

另一方面,曾有過破產律師經驗的匿名律師 wassielawyer 則指出,破產管理團隊之所以敢這樣大肆花錢,是因為加密貨幣領域缺乏能夠制衡這些「金融禿鷹」的能力。wassielawyer 解釋道,在傳統金融領域中,債權人或其他利益相關者通常會對這些活動進行檢查和平衡,沒有人會願意為了多賺一點錢而賠上自己在金融界的聲譽,尤其當貝萊德這種金融巨頭是債權人之一時,更沒有人敢得罪。

然而,接管 FTX 跟三箭資本的破產團隊並不在乎加密貨幣產業對他們的看法,即使是加密貨幣產業最有影響力的人或實體對他們感到不滿,他們也不痛不癢,因為這些人日後幾乎不太有機會再跟這些加密貨幣基金或交易員有往來,他們的行為對其職業聲譽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在這種情況下,FTX 債權人或許只有兩種方式能夠制衡團隊繼續燒錢:「集體發出聲音吸引破產法院的注意」,或「將債權出售給傳統金融機構的老江湖」,讓他們追究這些破產管理人的責任。

真相的爆發:FTX 與 Alameda 的混亂關係

在破產重組團隊、FTX 新任執行長 John J. Ray III 接管後,FTX 背後凌亂不堪的資金管理細節逐漸浮出檯面。

John Ray 曾表示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從未見過像這樣公司控制徹底失敗以及完全缺乏可信財務資訊的情況。」

SBF:用戶入金地址與 Alameda 共用

這是 SBF 至今的說法,他在 11 月向外媒 Vox 記者 Kelsey Piper 描述了 Alameda 與用戶地址長期錯置的情況:

「這就像是 FTX 沒有銀行帳戶,大家還是能電匯至 Alameda 的銀行帳戶,並在 FTX 上進行交易。而三年後,大家似乎前前後後已對 Alameda 電匯了 80 億美元,而我們卻忘記了 Alameda 與 FTX 帳戶之間的關係,導致部分資金從未在 FTX 上到帳。」

然而這樣的說法陸續在 John Ray、CFTC 的調查後被推翻。

FTX 前技術長 Gary Wang 在近日出庭作證時也表示,Alameda 可無限從 FTX 提款。

因此大量挪用客戶存款、過度支出,加上在 2022 年 11 月大量擠兌而導致資不抵債,似乎才是 FTX 破產主因。

Alameda 提供高管無限貸款

John Ray 去年引用法律文件指出,Alameda 曾提供貸款給三位 FTX 高管:

  • SBF:10 億美元
  • FTX 工程主管 Nishad Singh:5.43 億美元
  • FTX Digital Markets 共同執行長 Ryan Salame:5,500 萬美元

Alameda 不會被清算

John Ray 曾向破產法院透露,Alameda 在某程度上是可以秘密豁免於 FTX 的自動清算協議。

這樣的說法也與 CFTC 的調查相符。

CFTC 在對 FTX 的起訴書中列出 Alameda 在 FTX 的大量特權,包括:

  1. Alameda 帳戶是用戶存款入口
  2. Alameda 提款無限制
  3. 不會被自動清算
  4. 比所有 API 用戶更快的搶先交易

Alameda 盈利能力存疑、風險投資氾濫

此外 CFTC 還引用 SBF 未發佈草稿指出,SBF 早己知曉 Alameda 的盈利能力低下,甚至考慮在 2021 年就關閉 Alameda。

除了盈利能力低下,Alameda 毫無紀律的風險投資,似乎也為 FTX 的倒閉埋下伏筆。

金融時報指出,在高達約 54 億美元的投資組合中,Alameda 相關控股公司針對超過 500 項專案進行了非流動性投資,包括減肥藥公司等與區塊鏈毫無相關的專案。

多名高層認罪,SBF 被捕受審

FTX 相關高層受到美國監管的追捕,其中四名高層:FTX 工程總監 Nishad Singh、FTX 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 Gary Wang、Alameda Research 前執行長 Caroline Ellison (SBF 前女友)、FTX Digital Markets (FTX 巴哈馬實體) 前共同執行長 Ryan Salame,都已經認罪,除了 Ryan Salame 之外都已轉為污點證人。

創辦人 SBF 始終不認罪,在 2022 年 12 月被起訴後即遭到巴哈馬警方逮捕,同月引渡回美國監獄。2023 年十月,美國紐約法院開始 SBF 法庭審判,FTX 前高層在法庭上作證,又再爆出一連串的秘辛。例如:SBF 想成為美國總統、FTX 保險基金是隨機數生成、風投 Paradigm 坦承未做好盡職調查、Alameda 前執行長稱一切受到 SBF,以及 SBF 弟弟涉案等。

此外,SBF 的父母 Joseph Bankman、Barbara Fried 也被視為是 FTX 帝國的重要角色,負責稅務與政治關係,破產重組團隊也已向兩人提告。

整起案件仍在進行當中,從證詞中可以了解 FTX 濫用資產狀態、SBF 為達成目標不擇手段的野心、高層共謀詐欺行為,以及資本市場對 FTX 的盲目信任。從既有的證據看來,仍有很多相關人士可能在後續都會受到追溯。

2023 年 11 月 3 日,12 位陪審團一致同意 SBF 的七項罪名,目前暫定宣判日期為 2024 年 3 月 28 日,SBF 七項罪名加總為 115 年刑期。

加密世界 VC 全中槍,多個銀行接連破產

一一細數 FTX 的機構受害者

在 FTX 破產後,資產受損的除了一般散戶外,FTX 的機構投資人們也深受其害,不少知名 VC 在此事件中損失了數千萬,甚至是上億美元,包含:

  • Paradigm:2.9 億美元
  • Jump Trading:2.8 億美元
  • 紅杉資本:2.135 億美元
  • Pantera Capital:可能超過 1 億美元
  • Softbank:近 1 億美元
  • Galaxy Digital:7,680 萬美元
  • Galois Capital:4,000 萬美元
  • Tiger Global:約 3,800 萬美元 (股權)
  • CoinShares:約 3,000 萬美元
  • Multicoin Capital:約 2,500 萬美元
  • SkyBridge:1,000 萬美元

另外,加密收益、借貸平台也在此次危機中不堪負荷,多間公司在事發的幾個月內接連倒閉,包含 DCG 集團子公司 GenesisBlockFi 等。而因爲 UST 崩盤事件而宣告破產的 Celsius,也因 FTX 破產使得 1,390 萬美元暫時無法取回。

回頭看看台灣,除了 FTX 外,對台灣用戶影響最大的平台莫過於資產管理平台 Steaker 及交易所 AAX 了。目前 Steaker 已推出拂曉計畫,將一步步的償還用戶資產,不過至今用戶能取回的資金仍相當有限。至於 AAX 則是無消無息,不見任何用戶賠償行為。

(完整債權名單見此)

加密危機蔓延,銀行機構接連倒閉

這場加密市場的浩劫除了影響到幣圈的公司及投資人外,也連鎖反應到了傳統銀行機構。

首先發出警戒訊號的是以加密友好著稱的銀行 Silvergate,其在去年底為了因應加密貨幣市場的震盪和用戶大額提款,賠款出售了大額債券,進而導致了 Q4 財報無法提交的問題。

最終,Silvergate 遭到多間加密公司的業務切割,在業務無法順利運作的情況下,於今年 3 月宣布自行清算

在 Silvergate 宣布清算消息後,專為科技新創公司提供融資服務的矽谷銀行 (Silicon Valley Bank,SVB) 也因客戶存款流失高於預期面臨相同困境,在不得不折價賣出債券的情況下,造成 18 億美元的損失,並導致公司股價一夕崩跌。

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也因將矽谷銀行作為儲備銀行,使得市場對 USDC 的穩定性感到擔憂,並一度造成 USDC 脫鉤現象

為了緩解這場金融災難,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  在 SVB 股票崩盤的隔日便發布緊急公告宣布將其接管,SVB 也在一週後在紐約申請破產重組。

而在美國財政部、聯準會和 FDIC 發表的聯合聲明,另一家加密友好銀行 Signature 也因為出現類似的系統性風險,已遭其州特許機構關閉。

加密產業的衝擊與改變

FTX 垮台讓美國體系的加密產業面臨巨大壓力:美國聯準會將部分銀行倒閉原因指向「加密產業」、Coinbase幣安美國後續遭到強力執法,分別對於提供未註冊證券等違法事項提出訴訟。不僅如此,美國證交會 (SEC) 與商期會 (CFTC) 對於涉及違法事項的交易所、DeFi 平台、NFT 等業者,執法案例顯著增多。美國業界對監管的聲音,也從和談溝通,轉變為激烈反彈。由於 FTX 廣泛涉足政治圈,也讓後續的政治人物不再向過去敢為加密貨幣積極發聲。

美國既有的成熟多元金融監管,讓它不傾向設立專法來監管,而是用既有法令解釋與執法。美國以外的國家地區,對於加密監管框架也更趨積極:歐盟議會在 2023 年通過 MiCA 法案、香港設立交易所牌照框架、英國加拿大加嚴監管多個交易所退出,日本與新加坡也在持續完善既有框架。台灣也在 2023 年發布指導原則以及開放公會自律。

「儲備證明」(PoR) 成為中心化交易所的必備宣傳,透過揭露鏈上地址,用加密技術核實,來說服用戶平台沒有挪用資產,或是其良好的財務狀況。儘管交易所都僅有部分揭露,也無法得知實際資債狀況,但 FTX 事件的影響下,「儲備證明」已成為用戶的普遍意識。

FTX 事件使得多個風險投資公司、新創公司、傳統金融機構以及廣大投資人付出慘痛代價,美國持續升息對抗通膨,加上 AI 的崛起,熱錢明顯從加密市場離去。FTX 讓全球對於加密貨幣的印象更加負面,熊市之下交易所大幅裁員、新創公司停止營運,連最老牌的 DeFi 兌幣協議 Uniswap 都為了營運開始收費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傳統金融機構積極涉入數位資產領域,像是:金融巨頭 BlackRock 入場比特幣現貨 ETF 的競爭行列、華爾街巨頭 Citadel 支持的合規交易所 EDX,還有摩根大通花旗都在投入「存款代幣」的研究。種種跡象顯示,傳統金融機構對於區塊鏈技術的興趣,也可能是未來數位資產應用普及化的一條路。

對中心化交易所的不信任,也再次喚起人們對去中心化應用的期待。ZK (零知識) 技術對於基數設施的效能提升,以及隱私應用受到重視 ; 中心化交易所在監管與不信任的雙重壓力下,人們對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賦予厚望,業者們也紛紛投入更多元與有效率的交易體驗。

FTX 是繼 2014 年 Mt.Gox 以來,世上最大的交易所倒閉事件。至今 Mt.Gox 仍沒有對受害人賠償完畢,2022 年 FTX 事件更加複雜且龐大,可以預想後續處理會是一場更為漫長的旅程。回顧 FTX 事件一週年,它為加密貨幣世界寫下永遠無法被抹滅的深刻歷史,也是參與新興金融科技發展的每個人,都需要記取的教訓。

FTX 事件週年 (一) 從 2022 年 11 月 3 日之前的輝煌日子說起

FTX 事件週年 (二) 席捲全球的地獄級騙局遭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