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策略 MSTR 本月下跌 16%,比特幣飛輪轉不動?

比特幣儲備策略始祖微策略 Strategy (原名 MicroStrategy) 本月股價下滑 16%,相較於比特幣 (BTC) 的 -5% 遜色許多,Michael Saylor 曾經備受讚譽的比特幣實驗陷入了困境,引發了人們對其公司財務模式的可持續性的質疑。
微策略比特幣飛輪效應不再?
微策略成為了一個概念的證明:企業資產負債表可以作為投機引擎,做為飛輪效應,並成為比特幣的永久需求來源。這項賭注重塑了市場對企業融資的想像,並引發了效仿的熱潮。
該公司曾是一家規模不大的企業軟體公司,直到 2020 年,Saylor 將資金轉向比特幣,震驚了華爾街。該公司股票不再以獲利潛力為依據進行交易,而是以比特幣的倍數 (mNAV) 進行交易。
在 Terra-Luna 危機期間,mNAV 一度暴跌,在川普當選後反彈至 4,目前下降到 1.52。但這次的下跌並非發生在加密貨幣寒冬,而是在繁榮時期。數位資產財務公司 (DAT) 正在激增。然而,作為發起人的 Strategy 現在以不斷下跌的 mNAV 發行股票,市場開始出現質疑,難道微策略的比特幣飛輪效應已不再?
MSTR 本月下跌 16%,再發普通股稀釋股東權益
MSTR 股價本月已下跌 16%,該公司長期以來一直是加密貨幣市場情緒的風向標,但現在又引發了新的質疑。
令人擔憂的核心是該公司的融資策略,Strategy 近期大舉發行高利率的優先股,被譽為未來購買比特幣的主要工具,但需求不溫不火,最近的一次發行僅籌集了 4,700 萬美元,遠低於 Saylor 雄心勃勃的大規模融資目標。為了彌補資金缺口,該公司不顧先前承諾的限制股權稀釋,重新發行普通股,這一逆轉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微策略在上次財報會議上宣布,將根據內部評估指標「mNAV 溢價比」來決定是否繼續透過 ATM 計畫發行普通股換,mNAV 溢價比介於 1~ 2.5 倍時,除非是為了支付現有債務利息或發放優先股股息,否則不會發行新股。
但近期微策略卻額外發行了 875,301 股 MSTR 普通股,募集 3.1 億美元,佔募資的 87%,此等稀釋股東價值的舉動違背了之前的承諾,並引發了爭議。
(Saylor違背承諾發普通股買幣?MSTR股價今年已跑輸比特幣)
以低 mNAV 的價格發行股票可能會帶來負面飛輪效應,先是稀釋股東權益,而股價下跌會削弱購買比特幣的能力,削弱信心,進一步壓低溢價。
而新進者的蜂湧而入也為競爭帶來了壓力,隨著大量的數位資產財務公司 (DAT) 湧入市場,開始出現以折價交易 (mNAV 小於 1 ) 的公司,鏈新聞之前曾報導,最誇張的明成集團 (MSW) 折價高達 78%,等同用 25K 的價格就可買入比特幣!
(用25K就可買入BTC?比特幣儲備股明成是套利機會還是資本陷阱?)
市場動能消失,投資人還會買單嗎?
杜克大學教授 Campbell Harvey 表示:
投資者是動能投資者。當價格上漲時,他們就會買入。當價格下跌或持平時,他們的熱情就會減弱。
同時,人們的注意力正轉向其他數位資產,例如以太幣和 Solana,有些人認為它們更適合去中心化金融。光是以太幣為重點的 DAT 就已承諾投資超過 190 億美元。
美國大學法學教授 Hilary Allen 表示:
比特幣背後除了情緒之外什麼都沒有!
(MSTR 股價漲不動!mNAV 低檔徘徊,微策略還有什麼招?)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