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捧 200 億美元大單找上 Oracle,全球 AI 算力競賽再升溫

Meta 在近日傳出正與軟體大廠甲骨文 (Oracle) 洽談一筆約 200 億美元的雲端運算合約。這項合作突顯 AI 競賽對算力的龐大需求,也緊接著在 OpenAI 與 Oracle 剛簽下 3,000 億美元的史上最大雲端合約之後,再度掀起全球雲端市場的高度關注。
AI 注資熱潮升溫,Meta 捧 200 億鎂找上 Oracle
據報導,Meta 正與 Oracle 洽談一筆約 200 億美元的雲端運算合約,並由 Oracle 提供大規模運算資源,協助 Meta 訓練並部署 AI 模型,進一步補足 Meta 目前既有雲端供應商的算力來源。但目前雙方皆未對此回應。
Meta 砸千億美元衝刺 AI ,注資基建同時也瘋狂搶才
Meta 於 7 月初表示,計畫在 2025 年投入約 660 億至 720 億美元,用於包括「Prometheus」與「Hyperion」等超級數據中心與伺服器建設,其中 Hyperion 預計可達 5,000 兆瓦規模,並預告 2026 年支出將再度大幅成長,以滿足 AI 模型研發與業務需求。
2025 年上半年,Meta 對 AI 新創的收購行動明顯增加,包括斥資 143 億美元取得 Scale AI 近 49% 股權,並計畫重組內部 AI 團隊、挖走創辦人 Alexandr Wang。
近期更傳出曾嘗試收購市值 320 億美元的 AI 新創 Safe Superintelligence,雖然最終未能成案,仍邀請該公司執行長 Daniel Gross 結盟,凸顯 Meta 在 AI 領域積極布局的決心。
(AI 加密沙皇 Sacks:Meta AI 招募退燒非 AI 泡沫破裂,而是自然投資循環)
AI 專屬架構與靈活價格,鞏固算力優勢
為何大型科技企業都找上 Oracle,首先,Oracle 專為 AI 打造的高效能雲端架構 Oracle Cloud Infrastructure (OCI) 為核心,OCI 採用低延遲網路與高記憶體頻寬,搭配輝達 (NVIDIA) 的 H100、Grace-Blackwell 等系列的 GPU 與超高速 InfiniBand 連線技術,可支援數萬顆 GPU 進行大型 AI 訓練與推理,兼具效率與成本效益。
而 Oracle 也具備的靈活的價格與成本策略,不僅在運算與儲存費率上具競爭力,還能針對千億美元等級的專案提供長期固定價格與較為低價的資料傳輸費用,大幅降低企業支出、強化合作吸引力。
多雲策略與產能投資,打造全球算力核心
Oracle 也憑藉多雲與混合部署策略,與亞馬遜 (Amazon)、Google、微軟 (Microsoft) 等雲端巨頭合作,讓客戶能在 AWS、GCP、Azure 上直接連接 OCI,滿足跨國金融、政府等對資料主權的需求。
另一方面,Oracle 很早就開始大量預購輝達的高階 GPU,並且在英國、印度、新加坡等地建立可擴充至數萬顆 GPU 的超大型資料中心,所以像 OpenAI 或 Meta 這類大型企業突然需要大規模算力時,Oracle 就能很快提供,比其他雲端供應商更有速度與彈性。
Larry Ellison 親自出面交涉,成最強優勢之一
創辦人 Larry Ellison 親自出面與 OpenAI、Meta、xAI 等公司高層談判,這也是 Oracle 的一大關鍵優勢,不僅將合作從單純的算力供應,提升為深度的核心策略夥伴關係。憑藉這些優勢,Oracle 得以穩居 AI 雲端市場的領先地位,並成為全球算力競賽的重要推動力量。
(OpenAI 與甲骨文簽下 3,000 億鎂大單,擴大 Stargate 雲端運算規模)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