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收緊加密監管,幣安強調遠距辦公,Bitget、Bybit數百名員工受影響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已設定 6 月 30 日為最後期限,不論企業經營本地或海外市場,皆需依法持牌,否則將停止一切活動。之前傳出 Bitget 和 Bybit 考慮將員工轉移到杜拜和香港等司法管轄區,預計影響人數多達數百人。但幣安似乎沒在怕,強調員工皆是遠距辦公,不受新規影響。新加坡態度轉向審慎治理,可能再度引發亞洲加密產業的布局變動。
(新加坡金管局收緊監管規則引爆「逃難潮」:加密企業的下一站在哪裡?)
MAS 加強加密監管,Bitget、Bybit 選擇移轉員工
新加坡是亞洲最重要的加密貨幣中心之一,也是 Coinbase 和 Crypto.com 等全球主要加密貨幣參與者的區域基地。新加坡金管局 (MAS) 近日正式定調,將加強對數位資產服務的監管,不論企業面向的是本地或海外市場,都須申請 DTSP 牌照,否則將面臨最高新幣 25 萬元罰鍰與 3 年刑責。今年 6 月 30 日正式生效,並未設立過渡期。
據彭博社報導,Bitget 和 Bybit 這兩家按交易量排名前十的交易所營運商,在新加坡設有分支機構,但沒有本地牌照。這兩家公司計劃重組團隊。Bitget 將把員工轉移到杜拜和香港等司法管轄區,而 Bybit 正在考慮類似措施,預計影響人數多達數百人。
幣安強調遠距辦公,不受新規影響
全球最大的數位資產交易所幣安未在新加坡獲得許可,自 2021 年以來一直被列入新加坡投資者警示名單,這意味著它無法在新加坡招攬客戶。
但幣安仍計劃在新加坡保留數百名遠距工作者。據彭博分析,超過 400 名幣安員工在 LinkedIn 上稱自己常駐新加坡。
幣安對其在新加坡的業務不予置評,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也沒有具體說明是否在新加坡設有辦公室。
長期以來,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營運基地模糊不清,給潛在的監管機構帶來了挑戰。幣安從未指定過全球總部。執行長 Richard Teng 在 2024 年表示,該公司已就此事與多個司法管轄區進行了談判,但在一月份,他將幣安員工描述為「遠距辦公優先」。
知情人士表示,幣安新加坡的員工似乎並未受到近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通知的影響,因為他們主要專注於後台工作,包括合規、人力資源、數據分析和技術。知情人士補充說,遠距辦公也有助於他們免受影響。
新加坡態度轉向:「開放創新」走向「審慎治理」
長期以來,新加坡因其穩定的金融制度與包容創新氛圍,吸引了眾多 Web3 創業者與資本機構進駐。然而,隨著全球對加密資產的反洗錢 (AML) 與打擊資恐 (CFT) 要求升溫,MAS 逐步朝向更審慎的監理框架靠攏。
據當地業者透露,之前某些透過家族辦公室到新加坡的資金,最後卻淪為洗錢管道,被國際組織聯合偵破,也讓新加坡政府選擇在政策上逐漸收攏。一方面強調 MAS 監管立場的明確性,另一方面也使得部分過去倚賴「註冊地優勢」,但未執行完整法遵規劃的業者面臨策略調整壓力。這也可能再度引發亞洲加密產業的布局變動。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