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代幣化爭議未決,Robinhood CEO:私人公司正排隊洽談股份上鏈

Crumax
分享
股權代幣化爭議未決,Robinhood CEO:私人公司正排隊洽談股份上鏈

知名券商 Robinhood 近日在歐盟推出股票代幣化平台,不僅引爆上百檔美股代幣的討論熱潮,更吸引大批私人企業主動洽談,希望將自家股份代幣化。這場資本市場的鏈上革命,正快速蔓延至全球監管單位、傳統金融機構與各個投資人的雷達之中。

私人公司熱情湧入,散戶有望搶先投資未上市公司

Robinhood CEO Vlad Tenev 近日接受彭博專訪時透露,自從代幣化平台在歐盟上線以來,已收到來自眾多私人企業的合作詢問,希望將股份上鏈並開放給散戶投資: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這是一場關於資本市場公平性的革命,私募股權市場是購買未上市公司股票的途徑之一,散戶通常都被排除在這些早期成長機會之外,而我們希望解決這個資本市場中的其中一個不平等。

這個月初,Robinhood 宣布推出股權代幣服務,提供超過 200 檔美股代幣、每週一至週五的全天候交易。但首波打著「SpaceX」與「OpenAI」等話題型未上市企業的代幣,也引發授權爭議與監管機構的關注。

(OpenAI 打臉 Robinhood,代幣化私募股權是投資還是預測市場?)

「代幣化私募股權」成監管焦點:Rug Pull 疑雲發酵中

雖然 Robinhood 此舉造成市場轟動,但也迅速受到歐盟監管關注,OpenAI 出面否認授權投資,負責監管 Robinhood 的立陶宛央行更要求該平台釐清其代幣架構與合規機制。

Tenev 表示公司樂於配合審查,並強調該產品已根據《歐盟加密資產市場法案 (MiCA)》及《金融工具市場指令 (MiFID)》進行設計。目前這些股票代幣被歸類為「金融衍生品」,背後皆由美國券商持有真實資產,並在當用戶買賣時鑄造 (mint) 或銷毀 (burn) 代幣。

然而,Robinhood 在 Arbitrum 上發行的 SpaceX 與 OpenAI 股權代幣在近日突遭改名與流動性池清算,代幣持有者只能自擔損失,引發 Rug Pull 爭議。

(Robinhood RugPull?SpaceX 與 OpenAI 股權代幣遭下架,散戶歸零求助無門?)

美英市場仍在洽談中,SEC 有望開綠燈?

Tenev 也透露該公司正與美國與英國的監管機構展開協商上線代幣化股票是場,他認為美國不需要額外立法,只要透過證監會 (SEC) 的授權啟動代幣化股權服務即可。

他指出,SEC 已多次與多家金融機構舉行與「資產上鏈」相關的圓桌論壇,而 Robinhood 亦有參與其中:

這是個天大的機會,不僅對散戶,對機構投資者也是如此,美國應該不會落後太久。

從 Robinhood、xStocks 到 Ondo:放眼資產上鏈熱潮

Robinhood 並非唯一將傳統資產搬上鏈的公司,近日包括瑞士加密新創 Backed Finance 所推出的 xStocks 代幣、Ondo Finance 推出的 Global Markets 平台等都正陸續曝光。

(從 Robinhood、xStocks 看美股代幣化三大模式:流動性匱乏與監管壓力如何破局?)

這些案例突顯一項全球趨勢,也就是資本市場正全面進入鏈上化時代,不僅限於股票,從債券、基金、甚至到商品市場都即將被搬上鏈,重塑過去由傳統交易所壟斷的流動性與跨境結算問題。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