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機構將成為前進道路的絆腳石,DeFi 除了自救別無選擇
許多人認為,監管單位或大型機構實體對金融市場的介入是迫使人們轉往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主要原因。但是,按照目前的市場趨勢,監管機構似乎隨時都會將觸角伸向 DeFi 領域。而當前 DeFi 的設計結構似乎也難以避免這方面的監管風險,除非達到「真正的去中心化」。
監管單位對金融新創加重關切
前些日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 對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的加密貨幣錢包商 Abra 提起訴訟,理由是 Abra 從今年二月開始,透過手機 App 交易數千份掉期合約,使用戶(尤其是美國用戶)能與對手方進行金融交易。
SEC 在聲明中指出,透過 Abra App 與 Plutus 提供的服務,用戶能夠押注美國股票證券的價格波動,以及進行基於區塊鏈的金融交易,這些業務觸犯了現行金融法規。目前訴訟案已進入和解階段,將支付約三十萬美元的罰款。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另一方面,台灣金管會也在月中對金融商品交易平台 eToro 發出警告,其表示 eToro 平台雖然聲稱擁有英國 FCA 監管證照,但在台灣並沒有業務許可:
「eToro 非我國合法之證券期貨業者,依法不得在我國境內經營證券期貨相關業務」
金管會補充表示,海外業者如果在台灣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業務,將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第 175條第 1 項、期貨交易法第 112 條第 5 項第 3 款及第 5 款、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第 107 條第1 款之刑事責任,將依法移請檢調單位偵辦。
近期的這些事件,凸顯了監管機構對金融新創的包容性疑慮。當市場上這樣的監管警告不斷傳出時,監管單位的下一個目標可能就會是加密貨幣市場的當紅炸子雞 – 去中心化金融(DeFi)。
當前許多去中心化金融項目都遊走在法規的灰色地帶,尤其是 Synthetix 和 UMA 這類提供與實體資產價格掛鉤的商品交易市場項目,都與上述 Abra、eToro 有類似的違法疑慮。Synthetix 當前已有日經平均指數和英國富時100指數的合成產品,卻沒有需求更大的標普 500 指數,原因就是為了避免美國的監管風險。
黑錢流入引發監管問題
另一個 DeFi 需要擔心的問題就是非法資金的流入。同樣在這個月,穩定幣 USDC 背後的公司 Centre,將一個持有價值 100,000 美元代幣的以太坊地址列入黑名單,這是 USDC 首次出現將地址列入黑名單的案例。這些穩定幣發行商會在代幣的智能合約中定義黑名單功能,使其能夠禁止非法地址接收代幣,甚至能夠直接將代幣凍結。
這項功能能夠阻止非法資金的轉移,本質上未必是件壞事。但是,我們必須了解,當前的趨勢下,有許多 DeFi 支援這些中心化穩定幣,假設有非法資金以 USDC 的形式流入這些 Maker 的金庫,迫使 USDC 發行商將金庫地址黑名單或將代幣凍結,都將導致 Dai 與美元價格脫鉤,甚至嚴重影響協議的運作。
除此之外,倘若有黑錢流入 DeFi 項目勢必也會引起監管單位的關注。簡單來說,不論從哪個層面來看,DeFi 在未來的某一個時期,勢必會成為全球監管單位的眼中釘。
DeFi 除了自救以外別無選擇
在目前看來,唯一的解決方案是強化分散式治理組織的管理架構,進一步提升協議的分散程度。
DeFi 在治理方面,雖然許多項目已發行治理代幣,但這些代幣在治理方面僅具備投票功能(例如,COMP 持有人只能針對是否在協議中添加新形式的抵押品以及風險參數調整提案進行投票表決),協議的執行權(管理員密鑰)仍然掌握在開發團隊手中,換句話說「大部分治理代幣僅分散了協議的決策權,並未分散協議的執行權」。因此,監管單位如果對 DeFi 協議有疑慮,仍然可以通過起訴開發團隊對協議的生態系統產生影響。如果協議的執行權權能夠透過其他方式分配到成千上萬人管理的去中心化治理組織(DAO)手中,那麼情況或許將有所不同。
目前已知協議中存在管理員密鑰的項目包括:bZx、Dharma、Token Sets、Synthetix、 PoolTogether、Aave、dYdX、Compound。
總體來看,監管單位將觸手伸入 DeFi 領域只是時間問題,而這也將會對 DeFi 產生重大影響,而這個問題或許只能透過強化協議的去中心化程度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