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蛋進化論|迷因幣已成市場主流,取代 NFT 成為普及大眾入口

Elponcho
分享
蠢蛋進化論|迷因幣已成市場主流,取代 NFT 成為普及大眾入口

上一輪牛市 NFT 成為區塊鏈應用普及的權杖,為當時的印鈔時代火上加油,造就市場盛景。

此輪市場有所不同,因為比特幣 ETF 的資金封閉,並沒有對競爭幣 (Alts) 帶來太多的外部資金,且待以太幣 ETF 上市後能否將外部資金的興趣外溢至其他加密貨幣。因此,這次有人形容是「比特幣的專屬牛市」。

然而「迷因幣」在此輪牛市中,創建了新的局面。在「技術疲乏」、「抗拒風投」與「逃避監管」的三要素下,成為獨佔鰲頭的概念幣種。「迷因幣」的流動性甚至比 USDT 還要好,交易熱度遠超其他「高端概念」的幣種。(詳細論述參見:迷因世代!比 USDT 流動性還要好的迷因幣是什麼?從 Volume / Mcap 指標觀察) ETF 發行商 VanEck 旗下事業甚至推出迷因幣指數「MEMECOIN」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Andrew Kang:「適者生存」迷因敘事擋不住

網紅投資人 Andrew Kang 今 (5/29) 表示

「迷因幣的暴漲已經不是市場頂部訊號了,因為迷因幣不再是產業的窮途末路。事實上,它反而是現在新資金最信任的一部分。迷因幣已經領導了市場。你必須適應它,不然就無法生存。」

這樣的言論,一方面也是揭示了資金炒作者已經入場迷因,並且有意進行具規模的炒作。

名人入場撇見 NFT 熱潮身影

前總統川普大力讚好加密貨幣,以川普為名的迷因幣暴漲 ; 知名媒體人 Caitlyn Jenner 發行迷因幣 JENNER ; 饒舌歌手 Iggy Azalea 也入圈發迷因幣 MOTHER。這類行動都加溫了迷因幣熱潮,類似於 NFT 熱潮早期,眾多名人推薦的光景。

迷因幣發行規則加溫

而像是 Pump fun 這樣的迷因幣公平發行平台,規範了較為透明的發行規則,並且透過「價格曲線」來製造人氣,遂而順利出道的模式,也讓迷因幣市場相較過去成熟。

蠢蛋進化論:失智躺平的投資市場

2006 年有一部電影叫做《蠢蛋進化論》(Idiocracy),一名名叫喬的美國軍人,參與了一個高度機密的軍方實驗,這個實驗旨在研究人體冬眠技術。不幸的是,實驗過程中出現了意外,導致他在長達五個世紀後才從冬眠中醒來。醒來後,喬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完全陌生的未來世界。

這個未來的世界與喬所熟知的截然不同。商業主義達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人們的生活被無止境的消費所主導。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個社會提倡反智主義,人們對知識失去了興趣,不再追求智慧和創新。社會責任感、正義和人權這些核心價值觀也在這個世界中蕩然無存。

加密貨幣的投資市場,或許正進入了一個「反智」時代,「實用的技術太遠」「有話題的炒作太多黑手」「有組織的新創會被監管」那不如就擺爛躺平吧。

迷因幣一開始就完全流通,沒有「某某基金會持有大量代幣」也沒有「知名風投的低價鎖倉」,每個進入市場的人都有機會當莊家,在不同的市場週期中炒作。讓大戶散戶有機會公平互割,並且比起 NFT 更有效率的流動性,讓這個迷因時代更為蓬勃。

更重要的是,永遠都有機會成為迷因大佬。因為參與者不需要對迷因幣產生感情,每天有成千上萬的迷因幣出現,人們可以不斷地爭取先機,搶得頭香。獲利資金可以一再轉移,以小博大爭取財富自由。

儘管不是所有人都認同迷因趨勢,風投 a16z 就表示:

為什麼市場總是重複著這些週期及循環,而不去支持真正會帶來改變、且更有生產力的區塊鏈創新產品呢?

他表示,向來以投機為名的加密市場,總是充斥著基於各專案的實用代幣、以及大多無實際應用的迷因幣 (memecoins);而後者作為加密產業的重要角色,在部分惡意事件中,也通常扮演了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