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創新已達天花板?從代幣化到融資市場,加密貨幣的未來價值在哪裡?

市場觀察員 @MiyaHedge 今日以「the vision」為題發佈長文,強調山寨幣已陷入結構性死局,DeFi 創新到達瓶頸,VC 也正撤離這片逐漸枯竭的土地。他認爲加密貨幣的未來不再屬於鏈上產品,而是需思考如何將其融資與代幣化技術應用於 Web2 領域。
Miya 點名三個根本缺陷:山寨季不會來了
Miya 首先認為,市場對於山寨季的來去與否早已形成共識:
-
山寨幣在結構上有缺陷,其價值主張對大多數投資人而言並沒有吸引力
-
Web3 缺乏真正創新,創投公司正轉而投資 AI 或國防科技新創,而非下一個 L1
-
股權與代幣間的價值脫節,只能在團隊價值最大化和代幣持有者價值最大化間擇一
他指出,這三個主因同時也構成了加密市場的「創新天花板」:
這就是為何沒有山寨季,市場疲軟並非因資金不足,而是因價值敘事徹底瓦解。
DeFi 創新瓶頸成 VC 漸行漸遠主因
Miya 也坦言,當加密領域停滯不前,創投資金已奔向更能產生實體價值的領域,舉凡 AI、國防科技、自主機器人與再生農業等:
近年僅零知識證明與鏈抽象等技術值得稱讚,其他新的發明大多是漸進式的改進,創投公司不會投資這種產品,因其估值有其上限。
他同時批評:「我們把資本浪費在沒有生產力的賭場代幣上,而不是幫助真正能改變世界的創業者,然後從中獲得早期參與的超額報酬。」
對他而言,DeFi 如今的問題不在於投機,而在於不再能創造任何可持續性的價值與經濟增長。
散戶更加聰明:重複性敘事與收割麻痹了市場
Miya 也犀利地批評當前的專案文化:「如果一個創辦人得拼命找尋實用性,來支撐其專案十億美元的估值,那麼你就完蛋了。」
他直言,為代幣賦予實用性只是包裝出來的投機藉口,透過若有似無的治理與空洞且重複的敘事收割散戶,也漸漸讓市場變成如今傾向做空高 FDV 新幣,因為連散戶都知道這些代幣並不會創造任何價值。
新願景:用 Web3 技術重塑 Web2 融資
對此,Miya 提出較具潛力的切入點,那就是「用加密技術為 Web2 公司代幣化。」
OpenAI、SpaceX 和 Anthropic 常年保持私有化甚至是非盈利模式,一旦未上市公司急需資金,便能藉由加密貨幣的透明度籌資、吸引用戶並創造流動性。
他稱這是一場「數位創智贏家革命 (Digital Shark Tank Revolution)」,一種能讓未上市公司透過代幣市場獲得估值與投資的新模式。
(花旗聯手瑞士 SDX 瞄準 750 億美元 Pre-IPO 市場,推動「未上市股權」代幣化)
從 ERC-S 出發:讓代幣重新與股權綁定
Miya 指出,這個核心突破在於新代幣標準 ERC-S。這是一個將代幣與公司股權綁定的開源協議,能讓代幣具備內在價值,不再只是情緒驅動的博弈籌碼:
我認為加密貨幣將因這項發明而發生根本性改變,未來的代幣將很少會跟區塊鏈應用相關,而是作為全球化的股權流通工具。
他強調,隨著這種模式逐漸成熟,將同時顛覆 IPO 與傳統加速器 (如 YC) 的角色,並釋放加密貨幣的真正價值:「募資能力、注意力吸取與全球流動性。」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