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報告:加密資產採用率上升,金融穩定風險成關注,監管框架是重點

Florence
分享
BIS報告:加密資產採用率上升,金融穩定風險成關注,監管框架是重點

由國際清算銀行 (BIS) 發表了一份報告,加密貨幣未能降低新興市場的金融風險,但應對措施應該是有效的監管,而不是徹底禁止。

加密資產採用率上升,金融穩定風險成關注

報告中稱,數位金融正在迅速發展。 技術創新開闢了金融活動的新方式,有望給金融體系帶來迅速而重大的變革。而其中一項關鍵的發展是加密資產規模和範圍的增長。2021年,已開發經濟體 (advanced economies, AE) 和新興市場經濟體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EME) 的公眾興趣和加密資產市值均快速上漲。

加密資產的支持者聲稱,它們提供更低的交易成本、更快的支付、無中介、匿名和潛在的高投資回報。 2021 年 11 月,加密資產市值達到 3 兆美元左右的峰值。然而,泡沫在 2022 年初破裂,由當時第三大穩定幣 TerraUSD 的崩潰引發。加密資產損失了近三分之二的價值。 2022年11月,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之一 FTX 破產,進一步放大了市場壓力,加密資產市場進入加密寒冬。儘管對傳統金融市場沒有重大溢出效應,但決策者一直在討論如果未來加密資產和傳統金融體系更加緊密會發生什麼。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在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加密資產的採用率正在穩步上升。 對於一些用戶來說,加密資產提供了投資和儲蓄工具的替代方案,而對於其他用戶來說,它們似乎為波動性的本國貨幣提供了避風港。對於新興經濟體金融當局來說,他們監控加密資產市場和評估加密資產市場漏洞,可能會影響傳統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風險。為此,BIS 的美洲諮詢委員會 (CCA) 金融穩定董事諮詢小組 (CGDFS) 特別成立一個工作小組來探討加密資產的金融穩定風險,並將重點關注在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風險,該工作小組還討論了一些潛在的政策指導方針,以防範這些金融穩定風險。

加密資產可能面臨的風險

  • 鑑於加密資產的高價格波動可能導致直接或間接接觸加密資產市場的投資者遭受損失,金融市場可能會面臨市場風險
  • 由於加密資產營運缺乏透明度以及交易集中在少數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等因素,投資者可能面臨流動性風險
  • 信用風險,這種風險可能是由於加密資產市場缺乏問責制或健全的治理以及去中心化市場中存在的過度槓桿而導致的。
  • 由於加密資產依賴於網路和智能合約,因此容易受到網路攻擊和系統故障,因此可能會出現操作風險
  • 加密資產的廣泛採用可能導致貨幣替代的風險。 消費者從存款轉向加密資產可能會導致銀行去中介化。
  • 跨境轉帳用途的支付可能會導致資金流動風險

而這些加密資產市場的漏洞可能轉化為金融穩定風險的傳導管道。傳輸管道包括直接所有權、用作抵押品、信心效應、財富效應以及透過與加密資產市場參與者的聯繫產生的間接影響。而風險催化劑可以加強或削弱這些傳導管道,增加或減少一個國家面對金融穩定風險的脆弱性。而報告中發現了三個催化劑,分別是經濟和金融格局、技術滲透和監管立場。

新興市場對加密資產市場監管原則

報告中指出,監管當局面臨著多種政策選擇來應對加密資產的風險,從徹底禁止到遏制再到監管。如果禁令和遏制有效的話,可能會防止金融穩定風險的出現。但採取過度禁止的反應,也存在著風險。例如,活動可能會被隱藏起來,影響該部門負責任的參與者可能會更加困難。而以下是報告中對監管的三點重要建議:

制定明確的監管任務

監管和監督機構必須協調一致,明確定義各自的角色和職責。並評估原有法律和與這個新的加密資產框架兼容。 例如,這包括負責反洗錢/打擊資助恐怖主義要求、網路風險、數位身份和數據保護等政策的當局。 在協同效應方面,中央銀行和/或金融當局都將獲得新的授權來監管和監督加密資產的活動、流程或商業模式 (例如加密貨幣交易所)。 

區分基於活動的監管和基於實體的監管

第二步則是為與加密資產相關的實體、商業模式、活動或服務制定標準和監管要求。基準是「相同的風險、相同的活動、相同的監管」。

解決數據差距

缺乏有關加密資產市場運作的透明、一致和可靠的數據,大大阻礙了當局識別和評估其金融穩定風險。因為加密資產市場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儘管鏈上交易直接記錄在區塊鏈上並且數據可以公開訪問,但識別涉及的交易對手仍具有挑戰性。這些數據上的差距也意味著管理當局目前對加密資產市場的結構和功能獲得的了解有限,使其很難監控這些市場的演變並評估其金融穩定風險。

 而 BIS 也認為負責任的創新、技術和新參與者可以減少支付系統的摩擦和低效率,並降低進入障礙。 縱觀歷史,技術一直是推動金融服務改進和增強彈性的關鍵。雖然加密貨幣相關活動尚未實現其既定目標,但該技術仍然可以以各種建設性的方式應用。而如何創建監管框架以將創新引導到對社會有益的方向,將是未來的一個關鍵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