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大清算是有意為之?陰謀論三部曲解析操縱手法,OKX 創辦人直呼:這是客觀的分析

推特帳號 @yq_acc 在加密貨幣市場面臨 190 億美元清算潮後,針對事件始末寫出了《關稅公告如何引發加密貨幣 190 億美元清算風暴》、《週五的事故是協同攻擊嗎?證據指向令人不安的事件》、《預言機餵價設計如何將 6000 萬美元變成 190 億美元的災難》三部曲,一系列的調查也讓 OKX 創辦人 Star 直呼這是份客觀的分析。
一部曲:關稅公告如何引發加密貨幣 190 億美元清算風暴
包裝資產錯誤定價,wBETH 一度出現 89% 折價
作者 @yq_acc 表示事件的導火線之一,出現在幣安對包裝資產 (wrapped assets) 的估值方式上。像 wBETH、BNSOL 這類代幣本應與原生資產 (ETH、SOL) 掛鉤,但幣安卻直接以現貨市場價格作為保證金估值依據。
當市場陷入極端波動、做市商因系統延遲無法對沖時,wBETH 竟一度暴跌至 430 美元,相對 ETH 僅 3,800 美元的價值出現 89% 折價。這並非因為 ETH 本身崩盤,而是因為市場深度蒸發、訂單簿上根本沒有人掛單。
加密市場全年無休,保證金機制反成壓垮市場的槓桿利刃
在面臨清算時,傳統金融市場有熔斷機制、最後做市商、協調停牌機制,而加密市場只有無情的自動化算法。這場清算風暴的連鎖反應如下:
- 初步下跌觸發少量清算
- 清算單砸入極薄的訂單簿
- 價格急跌導致抵押品價值再度縮水
- 更多倉位遭清算
- 清算量再次擴大,形成自我強化循環
設計用來防止風險的保證金機制,反而成為壓垮市場的槓桿利刃。
幣安當機:做市商無法也不敢提供流動性
許多人疑惑,這樣的暴跌中做市商去哪了?他們選擇退出,因為無法看到真實市場資訊。幣安佔全球現貨交易量約一半,當其因清算壓力而阻塞,做市商既無法對沖、也無法報價,結果就是市場陷入流動性真空。當你無法看到最大的市場動態時,你會以 2000 美元的價格提供 wBETH 的報價嗎?這類似 1987 年股災中的投資組合保險,原為穩定市場設計的機制,卻在壓力下成為放大器。
幣安系統混淆 USDe 價格與價值,交易者無辜遭清算
在這場風暴中,Ethena 的合成穩定幣 USDe 維持完美兌換。然而,幣安的系統卻將 USDe 在恐慌現貨市場混淆了價格和價值,把報價 $0.65 視為真實價值,強制降低其抵押品。結果是協議本身運作正常、資產充足,卻因錯誤的估值邏輯導致交易者被清算。
事後幣安做出正確決策,改以包裝資產與底層資產轉換率定價
事發後幣安馬上改以包裝資產與底層資產的轉換率來定價,問題是為何不在 190 億美元清算發生前就這樣做?作者採取的解釋是:當系統 99.9% 的時間都正常運作時,我們會忘記那 0.1%。而在槓桿市場中,那 0.1% 正是財富創造與損失的時刻。
二部曲:加密市場 190 億清算是協同攻擊嗎?證據指向令人不安的事件
在第二篇中 @yq_acc 進一步指出這場崩盤或許不是偶然,而是一次精心設計、鎖定幣安與 USDe 使用者的結構性襲擊。
時機太精準?抓準幣安更新定價機制空窗期
在這場市場浩劫中,最詭異的不是價格下跌,而是僅在幣安發生的局部性崩盤:
- USDe:在幣安暴跌至 $0.6567,其他交易所仍維持在 $0.90 以上
- wBETH:從等值 ETH 約 $3,813 崩至 $430(跌幅近 89%)
- BNSOL:暴跌至 $34.9,其他平台 (鏈上) 波動微小
這三種資產在全球交易所中僅幣安出現嚴重脫鉤,且巧合地都是幣安先前宣布更新定價機制的資產。換言之,攻擊恰好發生在系統改版前的脆弱窗口期。
精準時序:從恐慌到崩潰的 90 分鐘
根據市場資料 (UTC+8 時間):
- 05:00:川普關稅消息引發市場下跌,比特幣跌至 11.9 萬美元,市場仍屬正常反應。
- 05:20:清算量開始暴增,部分山寨幣流動性消失,疑似有做市商倉位被擊穿。
- 05:43:USDe、wBETH、BNSOL 三者同時在幣安暴跌;USDe 跌至 $0.65、wBETH 崩盤啟動。
- 05:50:wBETH 觸底 $430、BNSOL 跌至 $34.9,買單全消失。
- 06:30:市場結構全面崩潰,清算金額突破 100 億美元,幣安訂單簿陷入真空。
從 5:20 整體市場清算量暴增到 5:43 三種特定資產崩盤之間的 23 分鐘間隔表明這是連續執行,而不是隨機恐慌事件。
USDe 成為理想攻擊目標的三大原因
@yq_acc 指出若真存在計畫性操縱,USDe 是最具戰略價值的突破口:
- 隱藏槓桿:幣安的 12% 收益計畫誘使大量使用者進行循環貸。
- 抵押品集中:許多交易者以 USDe 作為保證金,使其價格下跌能引發全平台連鎖清算。
- 流動性薄弱:雖名為穩定幣,但在幣安現貨池的深度極低,易被單方砸盤擊穿。
當 USDe 一度跌破 $0.7,清算風暴瞬間蔓延至整個市場。
5:20 的清算迫使做市商撤退,流動性真空
@yq_acc 透露交易員中流傳著一種理論:凌晨 5:20 的山寨幣首次清算專門針對做市商。如果屬實,這就能解釋後續的流動性真空。當做市商被迫出局時,他們會同時從所有訂單簿中撤單,使市場毫無防備。數據顯示,幣安的多數山寨幣價格短暫低於其他交易所,這是做市商流動性消失的典型跡象。
若此事件為預謀行動:潛在利潤高達 8~12 億美三
若此事件為預謀行動,潛在收益驚人。@yq_acc 預估空頭獲利:3~4 億美元,逢低將脫鉤資產套利:4~6 億美元,跨交易所價差套利:1~2 億美元。總計潛在利潤高達 8~12 億美元,幾乎是一場無聲搶劫。
三部曲:預言機餵價設計如何將 6000 萬美元變成 190 億美元的災難
第三篇 @yq_acc 探討一筆僅 6,000 萬美元的現貨拋售,如何在短短數小時內引發高達 193 億美元的清算浪潮。他說這場災難並非市場恐慌或槓桿爆倉的結果,而是一場源自預言機設計失靈 的結構性錯誤,重複了自 2020 年以來被利用超過 40 次的老問題。五年的代價與警示,最終在 2025 年以百倍規模重現。
當預言機的即時、準確變成自我毀滅
@yq_acc 表示每個槓桿市場都面臨同一難題:報價要多敏感,才能既準確又不被操縱?設計者選擇了靈敏:預言機以極高頻追蹤現貨價,一旦價格被打低,就立刻下修抵押品估值並觸發清算。這個情況下系統運作完美、結果卻災難性。這不是 bug,而是錯誤的設計哲學。
接著 @yq_acc 列舉過去五年預言機價格被操縱的案例:
- bZx (2020):Uniswap 唯一報價來源被閃電貸操縱,兩次攻擊共奪走 98 萬美元。
- Harvest Finance (2020):七分鐘閃電貸扭曲 Curve 價格,偷走 2,400 萬美元,引發 5.7 億美元擠兌。
- Compound (2020):DAI 在 Coinbase Pro 一度漲至 $1.30,系統誤認為真價導致 8,900 萬美元清算。
- Mango Markets (2022):僅以 500 萬本金,操縱代幣價格 23 倍,借出 1.17 億美元。
共同特徵是找到單一可操縱報價源,並以小博大。當成功影響價格, 預言機盲目跟價即引發系統自爆。
2025:同樣的錯,更大的規模
10 月 10 日清晨 5:43 (UTC+8),約 6,000 萬美元 USDe 被拋入現貨市場。預言機沒有整合多源資料,而是直接取幣安的即時報價。導致 USDe 跌至 $0.65、wBETH 跌至 $430,由於 USDe 被用作抵押品,當 USDe 報價暴跌,引發場內廣泛的強平。
相比 2022 年 Mango 攻擊用 500 萬攻擊 23 倍大的 1.17 億,這次的攻擊用 6000 萬資金引發 233 倍大的 192 億大清算。技術並未更複雜,只是漏洞被帶進了更大、更集中的體系。
筆者補充:一般來說 Hyperliquid 報價是將多家交易所加權計算,但盤前市場是使用 Hyperp 機制,市場價格是標記價的 8 小時指數加權移動平均 (EWMA) 來取代平常的「現貨/指數價」作為資金費率參考值。這讓價格不必跟某個外部現貨錨定,也降低了常見「預上市期貨」被短時間拉抬、砸盤的問題。儘管這樣的設計讓價格變動看似平滑,但在流動性稀薄的預上市標的極易遭操控。
(Hyperliquid 陰謀地址從 Plasma 插針獲利千萬,解析 Hyperps 報價機制操縱手法)
190 億大清算並非新伎倆,過去五年業界沒學到教訓
最後 @yq_acc 認為有五個業界應該早就實踐的設計原則:
- 多來源加權 (Multi-source Validation):CEX、DEX、轉換比與歷史平均共同校準。
- 自適應靈敏度 (Adaptive Sensitivity):波動越大,TWAP (時間加權平均價格) 時窗越長。
- 容量設計 (Infrastructure Resilience):報價與清算分流,能承受百倍流量。
- 透明但不暴露 (Transparency without Vulnerability):更新不應預告明確時程 (幣安在公告更新資產定價制度的空窗期遭攻擊)。
- 分段清算 (Gradual Liquidation):依槓桿程度逐步處理,防止系統性崩壞。
長期解法:重建預言機的信任基礎
- 採用去中心化預言機網路 (Chainlink、Pyth、UMA),減少單點依賴。
- 鏈上儲備驗證 (Proof of Reserves):穩定幣與包裝資產的抵押價值應鏈上可查。
- 即時監控與異常警報:對跨場價差、閃電貸量與可疑倉位變化進行 AI 式偵測。
他直言我們從 2020 年就知道預言機是金融的基礎,卻沒有從歷史中學到教訓。重複犯錯只會讓你付出更大的代價,10 月這次暴跌證明 6000 萬美元就可能毀掉 190 億美元的市場。這次攻擊既不複雜,也不新穎。它只不過是利用已知的漏洞窗口,針對一個更大的系統,使用了同樣的伎倆。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