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金會組建「隱私集群」,推進零知識與主網隱私技術

Louis Lin
分享
以太坊基金會組建「隱私集群」,推進零知識與主網隱私技術

以太坊基金會 (Ethereum Foundation, EF) 於 10/8 宣布成立一支名為「隱私集群」(Privacy Cluster) 的新團隊,聚集來自區塊鏈產業的 47 位專家,要為以太坊主網打造更完善的隱私功能。顯示全球監管愈趨嚴格的情況下,加密產業正重新把焦點放回「用戶隱私」這項核心價值。

成立「隱私集群」,集結 47 名專家開發隱私功能

EF 表示,該團隊成員包括研究人員、工程師與密碼學家,目標是在以太坊主網上,開發原生的隱私功能,同時研發能在協議層運作的隱私工具,例如:

  • 隱私支付 (Private Payments)

  • 去中心化的隱私身分驗證系統 (Private Decentralized Identity)

這些開發專案將與 EF 在 9 月推出的「以太坊隱私守護者計畫」 (Privacy Stewards for Ethereum, PSE) 密切合作,共同推進隱私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核心開發方向:零知識、L2 私密轉帳與節點隱私防護

EF 表示,「隱私集群」的研發內容涵蓋多項技術,包括:

  • 零知識基礎架構 (Zero-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可在不揭露具體內容的情況下驗證資訊真偽。

  • PlasmaFold L2 網路的機密轉帳功能:讓交易可在保密狀態下完成。

  • 防止 RPC 節點洩露使用者中繼資料:避免節點在傳輸過程中暴露用戶身份或行為軌跡。

這些技術將逐步整合進以太坊生態系,使主網能原生支援更高層級的隱私保護。

(註:PlasmaFold 是一項仍在研發階段的 L2 隱私擴容方案,靈感來自早期以太坊的 Plasma 協議,但結合了最新的零知識驗證技術。是一種讓交易在鏈下處理、鏈上驗證的架構,能同時提升速度、降低成本,並保護交易隱私。RPC 節點,是遠端程序呼叫 Remote Procedure Call 的縮寫。在以太坊裡,當你使用錢包或手機 DApp 時,其實這些錢包並不是直接連到區塊鏈,而是透過一個叫做 RPC 節點的中介伺服器去傳送你的交易或查詢資料。)

用戶資料隱私成為 2025 年監管焦點

報導,隨著全球政府強化金融監管與數據追蹤,加密產業內部掀起一波「隱私權回歸運動」。特別是在 AI 加速滲透生活的背景下,AI 也成為新的隱私威脅來源。

歐盟近期推動的「聊天控制法案」 (Chat Control) 原為防止兒童性虐待內容散播,但因要求所有通訊與雲端平台自動掃描用戶訊息、甚至檢測加密內容,被批評形同大規模監控。

Signal、WhatsApp 等業者警告此舉將破壞加密與隱私,恐將退出歐盟市場。民間則發起「停止聊天監控」運動,呼籲守護言論自由。目前約 15 國支持、6 國反對,法案仍陷僵局,也促使更多人轉向 Web3 通訊工具以掌控個資主權。

Vitalik 呼籲社群反對 Chat Control:別讓安全變成不安全

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Vitalik 也針對 Chat Control 法案公開發聲,呼籲社群「應該一起抵抗這類政策」。他強調:

「不能透過讓人變得不安全,來換取社會的安全。我們都應該同時擁有隱私與安全,而不是設置一個注定會被入侵的後門。」

總體來看,Vitalik 的言論再度凸顯加密社群長期秉持的「密碼龐克精神(Cypherpunk Ethos)」,即保障個人隱私,是自由社會的核心價值。同時,EF 也讓「隱私」從原本附加在應用端的功能,變成以太坊底層協議的一部分,象徵區塊鏈正進入一個「隱私成為內建標準」的新時代。

(從摩根大通到以太坊:鏈上「可控隱私」如何改變區塊鏈及金融遊戲規則?)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