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特幣定位看未來前景:BTC 革命任務結束,資本撤退轉向代幣化資產
比特幣曾被視為金融革命的起點,從反叛象徵、抗監管武器到全球兆級資產。然而,隨著各國開放代幣化資產,金融基礎設施全面升級,資本正悄悄離開比特幣。
研究員 @PillageCapital 以《加密貨幣大逃亡:為何資金正離開比特幣》為題,認為比特幣已完成歷史使命,它不再是最終解方,而是上個時代的「攻城車」。下一波真正的主流敘事,已然轉向實體資產的代幣化浪潮。
曾經的反叛火炬:比特幣如何成為「金融攻城車」?
@PillageCapital 從比特幣的誕生出發,指出它的出現並非為了效率,而是為了生存。
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代,多款數位貨幣因中心化弱點遭政府輕易摧毀,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電子黃金 E-gold,因其匿名、便利且跨地域的特性受到歡迎,然而這個擁有 500 萬用戶與 20 億美元的年交易量的平台,卻在 2005 年監管當局的執法行動後灰飛煙滅。
中本聰看見了致命缺陷,因此打造出無法被搗毀且無法靠執法終止的分散式系統:
比特幣一直都不是貨幣的未來,而是對抗國家封鎖的武器,是打破金融壟斷的攻城車。
必要的錯覺:比特幣如何崛起成全民革命?
早期使用比特幣是種政治行動,下載錢包、掃描 QR code,就能即時收付款,無需銀行也不被監管。這是人們第一次感受到「自由貨幣」的震撼,這種反叛敘事,加上網路效應與自我強化的價值循環,推動比特幣不斷擴張。
從 Reddit 社群熱議到大型展會上的現場募資,再到機構與監管者被迫加入,包括貝萊德申請 ETF、企業用公司債購買 BTC、總統提議將比特幣作為國家儲備等:
這種啟動機制堪稱完美,透過投入一個事業、發文、推銷、爭論並引導新用戶,這直接增加了自己錢包和朋友錢包中代幣的價值,這場反叛能讓你獲得報酬。
然而,作者認為這都是錯覺,隨著比特幣在每一次的監管打擊和負面報導後都持續成長,每個人似乎都相信這種「魔法網路貨幣」是真正的目的地。
壟斷時代終結:比特幣不再是唯一選擇
比特幣最大的護城河從來不是效率,而是「壟斷」。在金融管制嚴苛、支付管道落後的年代,想要數位化價值或真正的金融自由,只有比特幣這條路。
如今局面已經不同:美股美債黃金等金融產品開始走向代幣化、代幣化法幣 (穩定幣) 市值數千億、銀行接入穩定幣、Coinbase 等交易所整合銀行服務。
作者以 USDT 的遷移為例:「USDT 曾在比特幣上發行,但後來為了手續費與可用性轉向以太坊,再轉往 Tron。」
穩定幣等企業對任何鏈都沒有忠誠度,它們將區塊鏈視為可拋棄的管道,資產和發行商才是重要的。
因此,當更多可用且具競爭力的管道出現時,比特幣便會失去壟斷與定價權。
(沒人在乎你的鏈:企業級 L1 垂直整合後,還有以太坊和 L2 的位子嗎?)
技術現實:比特幣一直都不是好用的支付系統
同時,比特幣多年來仍有許多技術缺陷,包括:
-
地址難記、容易轉錯遺失
-
手續費不穩定,曾飆至幾百美元
-
錢包常出現交易卡頓、未顯示餘額
-
轉移與跨鏈複雜易出錯
最諷刺的是,改善使用體驗的不是去中心化協議,而是 Coinbase、幣安等中心化機構,靠密碼、帳號恢復、客服等 Web2 機制來擴展 BTC 的可用性。難以想像,比特幣終究沒能做到它宣稱要取代的那些金融服務。
報酬不再超車:高風險沒有換來高報酬,而是全面落後
回頭看這一輪四年週期,比特幣的報酬已被眾多傳統金融產品超越。

投資人承受了監管壓力、駭客攻擊、各種詐騙與釣魚網址、交易所爆雷、劇烈波動,結果卻跑輸一個科技股指數。
在供需方面,老巨鯨需要每月套現來維持生活,而 ETF 保守的新進資金僅投入 1% 至 2%:「這些微薄的資金必須對抗無情的早期持有者拋售、交易所手續費、詐騙代幣和駭客攻擊,才能勉強維持價格不下跌。」
為了規避監管而獲得大量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加密生態停滯:開發者轉向 AI、創新乏力
在技術推進方面,開發者似乎也嗅到了科技前沿光環不再、價格停滯不前的現況,活躍度跌回 2017 水準,許多年輕工程師前往 AI 與機器人等領域。

如今,比特幣代碼難以升級,核心開發速度減緩。沒有新應用、沒有技術迭代、更沒有增量需求,那麼價值自然難以提升。
人性與制度選擇:世界真正需要的是「可修正」的金融
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主張「程式即法律 (Code is law)」的不可逆現實,這跟人類社會制度的邏輯剛好相反。
他舉出 Tether 能在全球被廣泛使用的原因,包括被駭資產可凍結、錯誤轉帳能黑名單處理並補發、有客訴流程與 KYC 驗證:
顯然,沒有人真正想要一個完全不受監管的金融體系,這些「能補救」的機制,才能帶給大多數使用者安全感。
在加密貨幣迎向合規的這個年代,比特幣的極致去中心化反而變得不合時宜。
新時代來臨:資本湧入代幣化真實資產
作者澄清,比特幣沒有失敗,反而成功完成了它的任務:「它打破了國家對數位資產的封鎖,讓世界不得不接受代幣化金融。」
現在新的主角登場,從代幣化黃金、美股到各類基礎設施的爆發,這些資產有真實價值、有產出、有監管、有申訴管道,有望逐漸成為全球新型金融體系的基礎:
比特幣時代正在結束,代幣化實體資產的大門開啟。與其崇拜破門而入的工具,不如開始關注另一端真正重要的資產與交易。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