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帳號現蹤!X 推出「關於帳號」新功能,用戶所在地、用戶名更改次數一次看清
社群平台 X(前身為 Twitter)又有新功能登場,這次他們鎖定的不是貼文,而是「帳號本身」。平台近期開始推送「About this account(關於此帳號)」功能,讓用戶能查看帳號的註冊國家、目前所在地、曾更改用戶名稱的次數,甚至是該帳號是透過 App Store 還是網頁註冊的。
這項功能在網路上引起討論,例如假帳號、組織政治煽動的帳號,或是匿名的帳號等,都可以透過這項功能,更了解背後資訊。
這功能可以看到什麼?用戶背景大揭密
一旦你的帳號支援這項功能,就可以點擊個人檔案中的「Joined(加入時間)」按鈕,進入帳號資訊頁面。根據目前的設計,該頁面會顯示以下資料:
-
帳號建立的日期
-
註冊時所使用的國家
-
目前系統偵測的所在地(預設為國家,也可選擇只顯示地區或洲別)
-
使用者從哪個平台下載或登入 X(如:Google Play、美國 App Store、網頁等)
-
使用者名稱變更的次數與最後一次變更時間
這樣的資訊不僅能揭露帳號活動軌跡,也讓其他人更容易分辨這是否為真實用戶,或可能是機器人、假帳號、或惡意操縱者。
以鏈上偵探 ZachXBT 為例
他的帳號所在地顯示為西亞洲,但同時標註驚嘆號,表示這個地理位置可能不準確,該帳號可能使用 VPN。不過從他是在哪裡下載或登入 X 的資訊來看,他應該為處於北美。

以知名交易員 Eugene Ng Ah Sio 為例
這個帳號地理位址來自新加坡,但有可能使用 VPN 導致不準確,但是他是透過新加坡的 App Store 下載或登入 X,至少顯示他與新加坡確實有地理連結。

以 BNB Chain Perp DEX – Aster 帳號為例
這個帳號是透過台灣的 App Store 所下載或登入的,同樣有使用過 VPN 的痕跡。
X官方說明:為驗證內容真實性而設計
根據 X 的產品總監 Nikita Bier 表示,推出這項功能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內容真實性的驗證能力」,尤其是當前 AI 深度偽造與資訊戰愈演愈烈之下,社群平台對帳號來源的審視顯得更加重要。
「About this account」功能早在上個月就開始測試,而近期越來越多用戶在社群上分享自己的帳號畫面,證實該功能正在陸續擴大上線。
X 想用透明度打擊假帳號和AI詐騙
這項功能最早在 10 月由 Bier 公布,他當時表示會先在自己和 X 員工的帳號上測試此功能。目的在於讓用戶更容易辨識對方是否為真實個人,而非 AI 操控的假帳號或有心人士散布假消息。
舉例來說,如果某帳號自稱來自德州,但資料顯示它來自東歐,這就可能代表該帳號另有所圖。
官方承認數據不準確,問題預計週二修正
X 的產品總監 Nikita Bier 表示,這項新功能正在全球推行中,是「保護全球網路言論廣場誠信的重要第一步」。但 Bier 也承認,部分舊帳號顯示的地理位置資訊「不是百分之百正確」,並補充說這些「小瑕疵預計在週二前會修正」。
許多用戶發現,自己的帳號位置被錯誤標示,可能是因為過去的 IP 紀錄、VPN 使用、曾經旅行或帳號管理團隊分布全球等因素。
隱私控制選項來了!想公開或隱藏地理資訊由你決定
對於擔心隱私的用戶來說,這項新功能並非全然「曝光」。Bier 曾表示,用戶可以手動選擇顯示的是「國家」或僅為「區域/洲別」,後者對於身處敏感政治地區或有言論風險的用戶來說,是一種保障。
此外,當你進行這些隱私設定時,系統會自動在你的帳號標註「你選擇了隱藏地理資訊」,增加透明度的同時,也保有一定控制權。
X 對透明化的最新舉措,會帶來更多信任還是更多爭議?
社群平台透明化早已成為趨勢。Instagram 和 Facebook 都曾推出過類似功能,如「帳號透明度報告」與「Page Transparency」,讓使用者了解廣告來源與帳號背景。
X 這次的「About this account」算是朝向此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雖然仍處於初期階段,但可預見的是,它將成為平台打擊假帳號、提高內容可信度的重要工具。
不過,如過去其他平台的經驗所示,當「透明」與「隱私」發生衝突時,平台該如何拿捏,仍是一道難題。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