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和 Nokia 執行長表示 :基於國防安全和創新攜手打造 AI 太空網路平台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與諾基亞 (Nokia NYSE:NOK)執行長 Justin Hotard 接受 Bloomberg 後台專訪,分享雙方建立戰略合作的目的與人工智慧的未來佈局。黃仁勳指出這次合作不僅是股權與資金層面的投資,更是技術與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結合。NVIDIA 預備推出全新的 AI 太空網路平台,透過投資 Nokia 進入之前未曾涉足的電信市場,希望整合通用運算轉向加速運算與人工智慧,協助美國取得 6G 通訊時代的領導地位。諾基亞在全球擁有龐大的基地台佈局,其 AirScale 平台部署數百萬個網路節點, NVIDIA 的 AI 運算整合至 Nokia 的無線網路與無線電基礎設施,可進一步推動機器人、自動駕駛、視訊通話與工業自動化等應用場景。諾基亞過去為科技尖端領頭羊,催生有聲電視電影發展、發明 GSM 手提行動電話,這次輝達與諾基亞的合作,不僅是技術結合,更象徵電信與 AI 產業結合後,將會再度引領劃時代的工業革命。
NVIDIA 和 Nokia 建構 AI 太空網路為機器人與自駕車鋪平通道
諾基亞執行長 Justin Hotard 表示 Nokia 的 Airscale 平台部署數百萬個世界各地的基地台,如果運算不在基地台裡就變得毫無意義,Nokia 需要一個合作夥伴,進入全球的太空基地台,Airscale 部署到 NVIDIA 平台上,將會發揮優勢。
視訊平台、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虛擬實境的未來皆需要一種不同的網路,利用人工智慧為航空服務提供支援,這才是真正的變革所在。技術為雙向流動,NVIDIA 和 Nokia 雙方皆認為透過結合將開創一個可在網路層提供 AI 服務的新時代,徹底改變通訊產業的架構與速度。
利用人工智慧奪回美國 6G 通訊市場
黃仁勳強調美國電信網路已經很久沒有基於美國技術和國家安全建構,出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的考慮,美國的產業應該建立在美國的技術之上。這項合作可以利用人工智慧在 6G 時代的轉變,幫助美國重新奪回電信市場。開放合作與共同創新,他同時表示諾基亞長年深耕電信業,結合 NVIDIA 的 AI 加速技術,將共同推動 6G 技術發展。黃仁勳強調人工智慧的價值不會變成泡沫,AI 已具備推理與創造能力,值得投資。
Nokia AirScale 平台介紹
AirScale 是 Nokia 為電信網路(特別是 4G/5G)設計的一套無線接入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 簡稱 RAN)的解決方案,涵蓋大基地台(Macro Base Station)、微型基地台(small cell)、室內覆蓋(indoor radio)到高容量 Massive MIMO 等多種情境。
主要特點包括:
- 支援多種無線技術(2G、3G、4G、5G)在同個硬體平台上運行(Single RAN),簡化運營商網路的升級過程。
模組化的硬體架構:包括基帶(baseband)板卡、遠端無線頭(Remote Radio Heads, RRH)、Massive MIMO 主動天線等,並且使用 Nokia 自家的 ReefShark 系統晶片(SoC)以提升性能與能效。 - 支援從現有 4G 網路順利過渡到 5G,並為未來的 5G-Advanced(及甚至 6G)做好準備。舉例來說,AirScale 中提供了支援動態頻譜共享(DSS, Dynamic Spectrum Sharing)的軟體升級,使得 4G 和 5G 可以共用頻譜,更快啟用 5G 。 高容量、高頻寬設計:例如某一款 Massive MIMO 天線支援 200 MHz 佔用頻寬及 400 MHz 瞬時頻寬,並且基帶模組可支持 90,000 用戶連接/84 Gbps 吞吐率。
- 提升能效並降低總擁有成本(TCO):Nokia 最新的板卡功耗可降低至前代的 25–40 %左右,並且模組化設計可依需求升級。
- 支援室內覆蓋、小區內部署:AirScale indoor Radio 系列提供針對辦公大樓、酒店、醫院等場景的室內小型基站解決方案,並支援多運營商共享、小區多頻段運作。
- 應用/部署面向:適用於大範圍覆蓋(如郊區、城市塔台)、高密度容量場景(如市區、體育場館)、以及室內/企業場景(如辦公樓、商場)運營商可以透過 AirScale 平台快速部署 5G、升級到 5G Advanced,並且因為模組化和軟體可升級,具備對未來網路演進(包括雲化 RAN、O-RAN)更強的適應性。
AirScale 為 Nokia 在無線接入網路領域的一個「端到端」平臺,從無線頭到基帶、大基地台到微型基地台,從 4G 過渡到 5G、再到未來發展的 6G/5G+,都在其產品線與策略當中,亮點為性能、模組化與未來升級,且能協助營運商降低成本、加速網路升級。
Nokia 公司背景介紹
Nokia 諾基亞由礦業工程師弗雷德里克伊德斯坦姆於 1865 年創立,最初只是芬蘭諾基安維爾塔河畔的紙漿廠。這家紙漿廠為俄羅斯帝國供應紙張,奠定了公司早期的工業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諾基亞的業務拓展至橡膠製品和電纜領域,這兩個領域為其未來的多元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1967年,當時名為諾基亞有限公司(Nokia Ab)的公司與芬蘭橡膠廠和芬蘭電纜廠合併,創建了一家業務涵蓋林業、電力、橡膠和電子等領域的龐大企業集團。根據官網,Nokia 入選 2025年全球最具商業道德企業排行榜名單,Nokia 獲得過10項諾貝爾獎 、8項艾美獎、5項圖靈獎、2項葛萊美獎、1項奧斯卡金像獎。
Nokia 歷史大事記
1925 年:貝爾電話實驗室成立
貝爾電話實驗室(現為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由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的工程師與科學家團隊創立,開啟了延續至今的創新傳奇。Nokia 開發出高傳真電錄音技術,並利用自家設備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
1927 年:催生有聲電視的誕生
Nokia 的研究促成了美國首次遠距離電視傳輸,為現代電視技術奠定基礎。
1970 年,諾基亞開始投資電子領域,尤其是在無線電傳輸和電信設備方面。事實證明,這項決策極具遠見,因為歐洲正處於行動通訊革命的前夕,於 1980年代初,諾基亞已成為網路設備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並開始生產最早的便攜式車載電話。
1987年,諾基亞推出了 Mobira Cityman,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手提行動電話之一,並因其在莫斯科通話中的使用而聲名大灶。進軍消費電子領域標誌著諾基亞從重工業到高科技領域的轉型,也為諾基亞日後的主導地位埋下了伏筆。
1991 年:Nokia 完成全球首通 GSM 手機通話
Nokia 的手機為世界上第一支使用 GSM(全球行動通訊系統) 的行動電話,開啟手機通訊新時代的開端。
延伸閱讀:GTC 2025 :輝達宣佈投資 Nokia 諾基亞十億美元、聯手開發 AI 驅動 5G 與 6G 網路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