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Strategy 能否繼續待在主流指數?專家警告:比特幣版特洛伊木馬正威脅傳統金融

Elponcho
分享
MicroStrategy 能否繼續待在主流指數?專家警告:比特幣版特洛伊木馬正威脅傳統金融

近期傳出指數供應商 MSCI 正考慮將微策略(MicroStrategy,NASDAQ: MSTR)從傳統「營運公司」重分類為投資工具或類 ETF 結構,這一舉動可能影響其在 MSCI 世界與美國指數中的地位,並進一步引發規模高達 90 億美元 的被動基金拋售壓力。

儘管微策略董事長 Michael Saylor 已回應 MSCI 的調查動作,但越來越多金融與加密市場觀察者指出,MSTR 的風險性質與傳統股票已出現明顯分歧,問題不只在於分類,而是其潛藏的系統性衝擊。

(微策略創辦人回擊 MSCI 重分類威脅:我們不是 ETF,是比特幣資本創新者)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槓桿式比特幣衍生品?MSTR 並非你以為的「科技股」

根據研究員余哲安的觀點,微策略普通股本質上已不再是反映企業營運或比特幣現貨價的股票,而是「一種內建槓桿的比特幣衍生性金融商品」。

微策略長期透過發行債券、優先股與可轉換證券來募集資金,並將大量資金投入購買比特幣。截至 2025 年 11 月,公司已累積超過 64 萬個比特幣,價值突破 500 億美元,且從未出售過任何持幣。這種操作形成一個「發債買幣 → 股價上漲 → 被動資金買入 → 再次籌資」的金融循環,構建出一個槓桿飛輪。

「這種特殊的槓桿結構,一旦進入主流股價指數,將產生深遠且複雜的連鎖效應,」余哲安表示。

「特洛伊木馬」效應:MSTR 如何污染指數風險屬性?

余哲安進一步警告,MSTR 進入如 S&P 500 或 MSCI World 等主流指數時,雖然初期權重可能不高,但其極高的 Beta 值(波動性) 會對整體指數的風險結構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他形容這種現象為「比特幣版的特洛伊木馬」:

「看似是一家軟體公司,但實際上卻是槓桿比特幣基金的代表。這將高波動性的加密資產風險悄然注入穩健為本的核心股價指數。」

對於強調追蹤誤差最小化的被動式基金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指數污染」。尤其在多頭市場中,MSTR 能加速上漲;但在空頭或比特幣崩盤時,槓桿反噬效應將放大下跌幅度,對指數績效造成破壞性影響。

資產管理產業的隱憂:信任與商業模型正面臨考驗

指數編製的邏輯一向是基金業者選擇指數授權的核心理由。余哲安指出,如果像微策略這樣本質上屬於「槓桿型資產持有公司」的企業能輕易混入營運公司指數,將導致整體指數產生風格漂移(Style Drift),進而破壞機構法人(如退休基金)的資產配置模型與風險管理框架。

「這會使得基金表現出現異常波動,投資人對指數產品的信任將被侵蝕,資產管理公司也可能因此被迫更換追蹤標的,進而傷害其業務基礎。」

換言之,MSTR 並非僅是一家公司是否能被分類的問題,而是整個被動式投資體系信任機制是否能持續的核心挑戰。

修補制度漏洞是遲早的事,指數公司勢必防守

余哲安認為,指數公司如 MSCI 的動作其實是為了防堵制度漏洞,並回應資產管理產業的根本憂慮。他預測:

「這場 DAT 與指數公司之間的博弈結局已經非常明確。指數公司不會讓槓桿後的加密價格波動綁架核心指數產品。」

未來,不只 MSCI,其他指數編製公司如 S&P Dow Jones、FTSE Russell 等也很可能跟進調整規則,將此類高波動、非傳統營運導向的企業重新分類,與核心成分股進行風險隔離。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