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ank Labs 負責人 Czhang Lin於TBW 2025:AI驅動下的交易所未來藍圖

ABMedia
分享
LBank Labs 負責人 Czhang Lin於TBW 2025:AI驅動下的交易所未來藍圖

台北,2025年9月 —— 在台北區塊鏈週 2025(Taipei Blockchain Week 2025)上,LBank Labs 負責人兼 LBank 合夥人 Czhang Lin 出席高峰論壇,分享了對加密交易所未來的深度洞見。論壇主題為 「What’s Next for Exchanges? Scaling Speed, Security, and Strategy」,由 KryptoGO 創辦人暨 CEO 歐陽康(Kordan Ou)主持,並邀請了 BitMart CEO Nenter Chow、VALR CMO Ben Caselin,以及 BitMEX 首席增長官 Raphael Polansky 等行業領袖同場討論。

在圓桌對話環節,Czhang Lin 首先闡述了他對交易所未來藍圖的核心觀察。他認為,在 AI 與合規的雙重驅動下,交易所已經不僅僅是撮合交易的平台,而正在演變為支撐全球金融市場的基礎設施。以下為其於論壇中的主要觀點:

AI:交易所發展的必然引擎

Czhang 指出,人工智慧(AI)的應用已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開發者必須全面採用 AI,因為交易者已經在使用它。基礎設施必須更快、更靈活,並且對多樣化的 API 保持開放。」

他進一步解釋,近期市場交易量多次刷新高點,甚至導致短暫擁堵,這是明確信號:傳統的交易所核心系統已難以支撐未來的市場規模,必須進行深層重構,以迎接 AI 驅動的全新交易模式

ETF 之後的市場雙軌分化

針對美國通過現貨 ETF 的影響,Czhang 認為加密市場正在形成「雙軌」分化:

  • 一條道路聚焦於 原生、低市值、高成長性代幣
  • 另一條道路則以 合規與機構信任 為核心。

「兩條路徑各自蘊含巨大的市場機會,但交易所必須明確自身的戰略定位。」Czhang 強調,模式雖異,但皆具備長期的增長潛力,關鍵在於能否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大規模採用:終極目標不變

「大眾採用很難,但它一定會到來。」Czhang 說,「無論是透過 AI 工具降低門檻,還是透過合規框架引入機構,交易所必須在產品設計、基礎設施和合規策略上持續創新,才能引領下一波市場浪潮。」

策略框架:四個關鍵問題

在談到交易所應如何制定長期策略時,Czhang 提出了「四問法則」:

  • Who(誰):要服務哪一類社群或區域?
  • What(什麼):要為他們提供何種產品?現貨、衍生品、AI 工具還是機構化解決方案?
  • How(如何):透過併購、合作或自主創新來實現?
  • When(何時):在什麼時間點切入市場最合適?

Czhang 指出,這套框架不僅是 LBank 的核心思維方式,也能為其他交易所與行業參與者提供借鑑。

定義未來,而非僅僅跟隨

在論壇最後,Czhang Lin 總結道:

「交易所必須大膽創新——無論是透過 AI 整合、基礎設施重構,還是合規探索。未來將屬於那些不僅能跟上變化,更能定義變化的參與者。」

這場討論不僅回應了「交易所下一步是什麼」的問題,也讓人意識到,交易所不再只是撮合交易的中介,而是未來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者。在 AI 與合規的雙重壓力下,如何同時兼顧速度、安全與策略,將決定誰能在下一個十年裡佔據領先位置。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