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AI 新法針對 ChatGPT、Claude 開罰!盜版訓練、侵權最高罰 7% 營收

歐盟執委會於 7/11 公布《AI 實踐準則》(General-Purpose AI Code of Practice),作為協助企業遵守《AI 法案》的過渡機制,內容聚焦保護著作權與提高大型 AI 模型透明度。最快在 8 月起適用 ChatGPT、Claude 等大型生成式 AI 模型,違者最高可罰營收 7%。
禁用盜版資料訓練 AI,保障創作者權益
歐盟執委會表示,這份實踐準則要求開發者不得使用盜版內容來訓練 AI。假設創作者講明「不願意自己的作品、資料被拿來訓練 AI」,開發者必須尊重並加以排除。
此外,一旦 AI 生成的內容有侵權嫌疑,業者必須有一套處理機制來應對與修正這類問題。
開發者必須提供完整 AI 文件,以落實透明原則
執委會補充,AI 模型開發者必須向監管機構和第三方整合者,提供最新的模型使用文件,具體揭露 AI 的運作方式與限制,須落實「透明原則」。
這項規定主要針對「通用 AI 模型」(General Purpose AI),例如 OpenAI 的 ChatGPT、Anthropic 的 Claude 等,預計將在 8 月開始實施。
準則屬自願性質,違者最高罰年營收 7%
這份準則屬於「自願性質」,業者可選擇是否簽署,目的在於讓企業提前為即將上路的《AI 法案》做調整。執委會強調,簽署準則的業者可獲得更多法律保障,減少未來觸法風險。
只要違反《AI 法案》最高可被處以罰款,金額可達企業年營收的 7%。針對開發高階 AI 模型的業者,最高罰款則為年營收 3%。而該準則原訂今年 5 月發布,執委會最終延到 7 月才釋出,目前並無延後法案實施時程的計畫。
整體準則是由歐盟執委會起草,邀請來自 AI 實驗室、科技公司、學術界與數位人權組織等代表組成工作小組,共同研擬草案內容。
歐美科技業者皆表達反對
不過這份準則隨即引發 Meta 和 Alphabet 等科技業者反彈,更批評初版草案超出《AI 法案》原定範圍、額外加重企業負擔。對此,歐洲本地業者也出現抗議聲浪。
半導體大廠艾司摩爾 (ASML)、空中巴士 Airbus、AI 新創 Mistral AI 等公司於七月初,聯名呼籲歐盟暫緩兩年實施《AI 法案》,主張歐盟應採取對創新更友善的監管方式。
創作者權益與科技創新平衡議題仍存
先前吉卜力動畫工作室的傳奇導演宮崎駿曾表示過:
「根本不想將 AI 融入工作當中,這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我覺得人類正接近時代的盡頭,同時對自己失去信心。」
而當 AI 模型大量仰賴網路爬取資料、甚至未經授權地使用創作者作品來訓練,不旦可能侵犯著作權,也讓許多藝術家感到創作價值被稀釋、情感被取代。而這次歐盟率先推出 AI 法規與實踐準則,雖然爭議仍在,但無疑是釐清「資料授權」、「科技責任」與「尊重創作」界線的嘗試。未來如何在保障創作者、鼓勵創新與防範濫用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各國法制與產業所共同面對的長期挑戰。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