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營造股市繁榮假象:以黃金計價的美股市場自網路泡沫以來就停滯不前

在表面繁榮的股市背後,真實的資產價值正在流失。隨著政府赤字與債務飆升,各家機構轉向「貶值交易 (debasement trade)」,以黃金與比特幣為避風港,反映出對美元長期購買力下降的共識。回過頭來看,這場繁榮或許只是一場由通膨驅動的假象。
「貨幣貶值交易」敘事:金融機構的新信仰
知名比特幣 OG 暨矽谷投資人 Anthony Pompliano 在週四的 Podcast 中指出,傳統金融界很快就意識到了美元的迅速走弱,並迅速轉向貶值交易,而比特幣與黃金將是最大受益者:
現在這個事實感覺不再需要爭論,人們已經了解到美元和債券在未來將會面臨很多麻煩,因此比特幣和黃金肯定會受益。
ProCap BTC 投資長 Jeff Park 也在 Podcast 中回應,他觀察到私人財富管理與理財顧問開始將比特幣納入投資組合,視其為抗通膨資產,象徵著加密資產正式被納入貶值交易的投資標的中。
(延伸閱讀:貶值交易推動黃金、比特幣走高,摩根大通:BTC 年底目標價 165K)
Matt Hougan:貨幣貶值是金融系統的「暗物質」
Bitwise 投資長 Matt Hougan 將這個現象形容為「金融的暗物質 (dark matter)」,無形卻無所不在:
一旦你看見這股力量,許多看似無法解釋的現象很快就會豁然開朗。
他舉例,包括居高不下的本益比、房價的飆升、中產階級的掙扎、以及 GDP 成長與家庭財富的脫節等。強調通膨並非僅是物價上漲,同時也是在整個金融體系加上槓桿,加速購買力的流失。
(延伸閱讀:Arthur Hayes 談比特幣四年週期無用論:美中加速印鈔加冕 BTC 成貨幣之王)
美元指數創三年新低,貶值已是現實
與此同時,美元指數 (DXY) 從今年初的 110 高點一路下滑至最低 96.3,創三年內新低,凸顯美元的實質貶值。
包括 VanEck 和德意志銀行都強調,隨著赤字堆積和債務膨脹壓低實質收益率,投資人轉而尋找不會被稀釋的價值衡量標準。此時,黃金與比特幣便成了最具抗通膨屬性的資產單位。
(延伸閱讀:黃金逼近 4,000 美元!VanEck 參考金價:比特幣下次減半上看 64 萬美元)
真相揭露:若以黃金計價,美股已持續下跌 20 年
經濟學家 Mohamed A. El-Erian 提醒,若將美股報酬以黃金而非美元計價,那麼美股自 1999 年網路泡沫以來其實一直在下跌,全球其他市場的表現更差。
換句話說,股市表面上的上漲,其實只是法幣貶值後的假象。投資人以「越來越不值錢」的貨幣,去衡量那些在名目上創下新高的資產。
當繁榮以印鈔為基礎,泡沫何時到來?
正如政治分析家 Rnaud Bertrand 的擔憂,每當黃金歷史上價格急劇上漲一倍時,往往預示政治與金融體系將面臨重大轉折,而這場舊有秩序的轉換,恐怕將引發更大的社會動盪與經濟危機。
在通膨佯裝繁榮、貨幣重新定價的世界裡,比特幣有望成為最純粹且便利的資本保值形式,讓當前的貶值交易敘事延續下去。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