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AI 預算調升逾 50 億美元,股價上漲逾 9%

Louis Lin
分享
阿里巴巴 AI 預算調升逾 50 億美元,股價上漲逾 9%

阿里巴巴 (Alibaba) 於 9/24 宣布加碼超過原先約 53 億美元的 AI 投資計畫,帶動香港股價一度勁揚逾 9%,衝上近四年來新高。執行長吳泳銘在杭州開發者大會上表示,全球 AI 投資五年內可望飆至 4 兆美元,公司必須持續加碼,並同步推出最新大型語言模型 Qwen3-Max 與自研晶片。

股價衝四年來新高,市場看好 AI 熱潮

阿里巴巴香港股價單日大逾 9%,創下自 2021 年 12 月以來近四年新高,同時也帶動中國晶片廠 ACM Research 勁揚 15%、北方華創科技上漲 10%。

投資人認為,AI 需求強勁且報酬率提高,是企業敢於持續投入巨額資本的關鍵。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執行長吳泳銘宣布加碼 53 億美元的 AI 投資計畫,帶動自家在香港股價上漲逾 9%

宣布加碼約 53 億美元注資,未來有望再加碼

吳泳銘在杭州開發者大會上表示,AI 產業發展速度遠超出預期,對 AI 基礎建設的需求也超出想像,因此阿里巴巴正積極推進約 53 億美元的投資計畫,預計會再加碼。

阿里雲也將在未來一年內於巴西、法國與荷蘭設立首批資料中心,讓全球雲端版圖從美國一路延伸至澳洲。同場發表的 Qwen3-Max 大語言模型與升級服務,可看出阿里巴巴仍持續擴大 AI 技術布局。

近季財報表現亮眼,受惠於 AI 產品營收增長

根據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顯示,AI 相關產品營收成長超過三位數,雲端事業營收年增 26%,有望成為集團成長最快的事業體。

瑞聯銀行 (Union Bancaire Privee) 資深分析師 Vey-Sern Ling 指出,企業只有在回報可見度提高時才會加碼投資,如今阿里巴巴願意進一步擴大 AI 資本支出,代表他們相當看好市場需求以及投資報酬率。

中國科技巨頭全面搶進 AI,預算破 300 億美元

報導,阿里巴巴並不是唯一投入 AI 的中國企業。目前華為啟動三年藍圖來挑戰輝達,並推出新一代 AI 晶片與「SuperPod」數據中心平台。

騰訊、百度、京東等大型科技公司也持續加碼,四家業者於 2025 年合計在 AI 基礎建設與服務上的資本支出上看 320 億美元,遠高於 2023 年不到 130 億美元的預算。

阿里巴巴方面,早在 2018 年便收購杭州中天微系統並成立半導體部門「平頭哥」(T-Head),最新晶片已獲中國聯通採用,顯示其自主研發已逐漸落地。

中國面臨美國晶片禁令,業者只能力拼自主研發

美國持續對中國高階 AI 晶片祭出出口管制,連輝達 (NVIDIA) 的 RTX Pro 6000D 這種可能被拿來訓練 AI 的 GPU 也被限制之內。中國政府也要求國內業者別用這種晶片,迫使中國科技大廠加快自主研發。

阿里巴巴正積極研發自家的 AI 加速器,以及高速運算跟網路設備,目標就是減少對美國供應鏈的依賴。另一方面,華為雖然在 2023 年推出 7 奈米手機晶片驚豔市場,但能否進一步量產更高階製程,還得再觀察。

(方舟睽違四年買入阿里巴巴,樂觀看待中國AI科技復甦)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