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Schiff:納指下修和金價續漲,重擊 BTC 長期走勢
著名經濟學家、黃金大多頭 Peter Schiff 於 11/5 受邀專訪再度抨擊比特幣 (BTC),並強調 BTC 走勢已轉弱,而且它不是資產。他認為,華爾街與美國政府正在推波助瀾,讓散戶誤以為加密貨幣是抗通膨避險工具,但其實黃金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BTC 漲不動,與那斯達克指數脫鉤
Schiff 表示,BTC 目前走勢明顯弱於那斯達克指數,而且該指數近期又創新高,但 BTC 卻沒有跟著漲,這就是危險訊號。他指出,BTC 過去與那斯達克指數是高度連動,但現在卻開始漲不動。假設接下來該指數修正,BTC 可能會被直接打趴。
他指出,假設 BTC 以黃金來計價,早在 2021 年就已經達到高點,川普勝選帶來的那點漲幅只是曇花一現,如今早已回到下跌趨勢。

宣稱 BTC 信仰終將瓦解,沒有內在價值
針對主持人提問他是否一直看錯,Schiff 回應:
「我不認為自己錯了。BTC 只靠信仰撐著,而信仰終就會見頂。」
他認為 BTC 只是價格被炒上去而已,而且沒有任何內在價值,假設有,也只存在於有人願意接盤的情況下。Schiff 直言:
「比特幣是一個更大的傻瓜遊戲。當新買家不夠,價格就會崩。最後連原本的信徒都會醒來。」
黃金才是真理,BTC 只是一堆程式碼
面對金價也是靠信仰的質疑,Schiff 對此反駁表示,黃金是地表上最有用的金屬,具有其他金屬都沒有的性質。他強調,黃金的稀有與導電、抗腐蝕等特性,使它在電子、醫療與工業應用中都有實際用途:
「如果黃金不稀有且不昂貴的話,在工業界會用得更多。」
Schiff 指出,黃金同時也被用來作為貨幣,而且各國央行也持有黃金作為貨幣,也是因為它本身就有價值,而非憑空產生信任,不像 BTC,因為 BTC 沒有任何實體支持,只是一堆程式碼。
華爾街與川普政府,間接助長 BTC 泡沫化
Schiff 認為,比特幣之所以還沒大崩盤,是因為這次連華爾街與美國政府都參了一腳,他指出:
「從川普政府到部分國會議員,整個國家體系都在推 BTC,讓更多人誤以為這項投資是有國家在支持。」
Schiff 諷刺地表示:
「川普家族已經不是房地產家族,而是『加密家族』,上任後在加密貨幣上賺的錢,比他們過去搞房地產與節目賺的還多。」
隨後他轉向抨擊華爾街機構只是趁熱撈錢,像批評華爾街機構像是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開放 BTC 投資產品,卻不是真正看好市場,而是像賭場莊家一樣,只要投資人還在下注,他們就能抽成。
Schiff 直言:
「華爾街歷史上泡沫滿滿,從網路股到房市再到次貸危機,每次都在頂點進場,最後靠政府出手救援。現在他們對 BTC 做的,沒什麼不一樣。」
金價就可看出端倪,美元貶值交易才剛開始
談到他長期倡議的「貨幣貶值交易」(Debasement Trade),Schiff 表示這趨勢才剛開始,他表示:
「我二十多年前就開始買黃金,當時每盎司不到 300 美元,原因就是美國終將讓美元貶值,現在的情況只會更嚴重。」
他認為,美元暫時沒大跌,並不是因為它穩,而是歐元、日圓、英鎊等法幣也同樣不可靠。在各國法幣普遍失去信任的情況下,投資人只能轉向黃金。
Schiff 警告:
「假設你等到美元或債市崩潰才採取行動,就太遲了。黃金價格早已反映市場信心下滑,卻沒人理會,這才是最危險的地方。」
礦業股勝過 BTC,共識交易恐成泡沫警訊
Schiff 表示,若要投資高風險商品,他寧願選擇有實體支撐的黃金、白銀礦業股,而不是 BTC。
他解釋,礦業公司有實際資產,跌幅有限,但漲勢可能翻好幾倍。BTC 雖然可能再漲一倍,卻也可能崩掉九成。他批評市場現在對 BTC 幾乎一致看多,這種人人都信的氛圍,往往正是泡沫將破的警訊。
(Peter Schiff:以黃金計價的比特幣已進入熊市,加密貨幣的冰河時期要來了!)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