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X 創辦人 SBF 上訴對幹法官!現場完整逐字稿搶先看
FTX 創辦人 SBF 於 11/4 在紐約第二巡迴上訴法院出庭,就其詐欺定罪提出上訴。SBF 表示,假設當年能爭取更多時間,FTX 原本可清償所有客戶資金。但此說法在法庭上遭法官連番質疑。根據現場多位旁聽人指出,法官們對 SBF 提出的重審理由不買單,整場聽證過程中態度冷淡、質疑聲不斷。
七項罪名全數成立,SBF 不服判決強硬上訴
SBF 於 2023 年 11 月,被紐約聯邦陪審團裁定七項罪名全數成立,包含詐欺客戶、貸方與投資人等。檢方指出,他透過旗下避險基金 Alameda Research 挪用高達 80 億美元的 FTX 客戶資金,用於投資與政治捐款。最終,SBF 被判處 25 年徒刑。
隨後在 2024 年 9 月,SBF 的辯護律師 Alexandra Shapiro 向上訴法院提出重審申請,指控主審法官 Lewis Kaplan 不當阻止辯方提出部分證據。律師團主張,SBF 的行為是出於律師建議下的善意行動,但法官當時限制這類證據的呈現,使陪審團無法完整理解他決策背後的法律依據。
上訴聽證登場,法官當場表達懷疑
在紐約第二巡迴上訴法院的聽證會中,SBF 的律師 Shapiro 再度強調,若給公司更多時間,所有 FTX 客戶最終都能獲得全額償付。但根據 Inner City Press 的庭內報導,法官們對此說法並不領情。其中,Barrington Parker Jr. 法官直言:
「你們似乎花太多篇幅在批評 Kaplan 法官,而不是在講案子的重點。」
(註:Inner City Press 是一家位於美國紐約的獨立媒體,由記者 Matthew Lee 創立。這家媒體以報導聯合國、華爾街金融案件與美國司法審理現場聞名,特別擅長即時庭審現場轉播與逐字紀錄。)
SBF 辯稱行為出於律師建議,法官反嗆前後矛盾
SBF 辯護律師 Shapiro 開場便主張,依破產管理人文件顯示,FTX 當時仍有可觀資產,並非真正破產。然而法官立刻反駁:
「問題在於你們的錯誤陳述是關於『流動性』,不是資產。」
當 Shapiro 嘗試插話時又被打斷,法官冷冷表示:「讓我先把問題問完。」緊張氣氛延續到辯方後續辯點。隨後 Shapiro 稱 SBF 決策有律師參與,屬於善意行為,但 Parker 法官回嗆:
「聘請律師就代表有善意?」
而在第一次審判裡,SBF 自己就說過「我不是要用『律師說可以這樣做』來當辯護理由」。因此法官質疑,既然當時否認採用「律師建議」抗辯,如今上訴卻改口主張有律師在旁、是善意行為,說法顯得前後矛盾。即便 Shapiro 援引先例,法官仍不採信。
SBF 稱流動性問題非詐欺,法官再追問「異議在哪」
法官之後追問:「你們根本沒對排除證詞提出異議吧?」Shapiro 反駁:「我們有抗議!」並列出紀錄頁碼 A-554、569。不過法官仍回:「Kaplan 法官當時跟我們一樣困惑,你們到底要不要主張律師抗辯?」
法官進一步問及 FTX 客戶損失,Shapiro 強調這只是流動性問題,如果有給更多時間的話,客戶都能拿回錢。法官冷回:「受害人是否能把錢拿回來,不能作為無罪辯護。」
最後 Shapiro 被問到法官問到關於「 11 億美元」時,Shapiro 回答:「我們有很多論點。」法官再追問:「那給我最好的那一個。」Shapiro 回答:「每一個都很好。」現場一度爆出笑聲。
檢方指資金遭挪用,案件交由合議庭審議
美國助理檢察官 Nathan Rehn 隨後出面反擊,指出 SBF 雖口口聲聲保證資金安全,實際上有 80 億美元被轉至 Alameda,用於投資與政治捐款。他舉例,一名受害人以為自己在 FTX 購買了三枚比特幣,結果資金全被挪用。
法官追問:「這筆 110 億美元的沒收金額也太高了吧?」檢方 Rehn 回應:「依照美國憲法第八修正案,這個金額是合理的,因為 SBF 的犯罪金額規模相當龐大。」
接著法官再問:「那如果受害人最後都拿回錢了,這筆沒收還要執行嗎?」Rehn 回答:「會。因為這項判決是根據當時的受害損失金額計算的,並不會因事後補償而取消。」
辯方最後再次引用最高法院最新的 Kousisis v. United States 案例,主張現行法律標準已經改變,應該重新審理量刑和損失金額。最終,法官宣布:「案件將交由合議庭進一步審議。」
(註:SBF 的律師團援引 Kousisis v. United States 案例,是想主張 FTX 的客戶最終可能會獲得補償,因此不能以當時帳上損失金額作為量刑與沒收依據。換句話說,他們希望藉這個判例去挑戰原本的 110 億美元沒收與 25 年刑期,認為應重新計算實際損失。)
(FTX 創辦人 SBF 最後一次上訴機會?不然就要關 25 年!)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