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mute 創辦人:導入 BLP 與熔斷機制可穩定市場,資金將流向 BTC、ETH

Louis Lin
分享
Wintermute 創辦人:導入 BLP 與熔斷機制可穩定市場,資金將流向 BTC、ETH

由於川普於 10/11 宣布對中國加徵 100% 關稅引發全球市場恐慌,連帶影響加密市場在數小時內蒸發 190 億美元、超過 200 億美元合約部位被清算。對此,量化做市商 Wintermute 執行長 Evgeny Gaevoy 在與知名幣媒「The Block」 的訪談中,剖析這場暴跌如何被川普相關言論引爆、為何做市商無能為力,並點出自動減倉 (ADL) 失序及加密市場缺乏熔斷機制等結構性缺陷。最後預期市場資金將流向 BTC、ETH 與 SOL 等主流幣。

川普言論引恐慌,槓桿暴增釀連鎖清算

Gaevoy 指出,川普的對中關稅言論正是這場事件的導火線。他表示,這次約有 190 億美元的合約被強制清算,部分交易所未揭露完整資訊,實際規模可能高達 250 至 300 億美元,為有史以來第 2 大清算事件的 5 倍以上。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Gaevoy 認為,這次暴跌不僅因槓桿水位過高,更凸顯市場規模迅速擴張、結構日益複雜。與 2 到 4 年前相比,永續合約與代幣種類大增,未平倉合約 (OI) 同步飆升,使市場表面更成熟,卻也埋下更大的連鎖清算風險。

(川普威脅加大對中關稅,百億美元加密部位慘遭血洗!)

金流卡死沒法轉帳,做市商無力回天

Gaevoy 表示,當天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整個鏈上交易卡死。由於暴跌發生後,許多家 CEX 出現網路壅塞、沒辦法轉帳的狀況。做市商原本會在不同交易所之間進行雙邊套利,例如在 Coinbase 放著大量穩定幣、在幣安持有某些代幣,平時可隨時轉帳、買低賣高以穩定市場,但當天卻完全動不了。

對此 Gaevoy 解釋:「不是做市商害怕不想出手幫忙,而是根本沒辦法轉帳。」由於資金被困在各個交易所之間,做市商們無法同步掛單買賣,市場流動性瞬間消失,價格也因此急速暴跌。

(Wintermute 幣圈大清算報告:事發當下 CEX 深度下降 65%,清算壓力遠大於真實賣壓)

ADL 失控後全面啟動,多空對沖策略被反噬

Gaevoy 接著指出「自動減倉」 (ADL) 是交易所的最後防線,也就是當用戶持有的永續合約倉位保證金不夠,交易所會強制平倉。如果平倉不成功,照理來說應該由保險基金來承擔虧損。但這個機制在過去幾乎沒有觸發過,卻在 10/10 全面啟動。

他指出,這次 ADL 觸發相當混亂,部分交易所的減倉價格嚴重失衡,有的代幣在 1 美元交易,而 Wintermute 卻在 5 美元被強制平倉,根本來不及避險。

不禁讓 Gaevoy 懷疑,這次許多虧損最重的機構其實採用多空對沖策略,例如像是「做空 BTC、做多山寨幣」,原本以為能分散風險,卻因 ADL 強制平掉空單,只剩多單暴露在暴跌中,讓看似穩健的策略瞬間崩潰。

(交易所的最後防線:為何自動減倉 ADL 機制,會讓我在獲利時被強制出場?)

呼籲 ADL 特權應公開透明,重啟 BLP 機制

當主持人問到是否有像 Ethena 這類機構被交易所特別照顧,不會被 ADL 時。Gaevoy 回應說他並不確定,也認為即使有,必須要公開讓投資人知道哪些機構的 OI 享有 ADL 特權,否則會破壞市場公平性與結構穩定。

他也提到傳統交易所曾使用的「BLP」制度,讓做市商能接手即將被清算的倉位,以避免動用保險基金或觸發 ADL。Gaevoy 也舉例該制度曾出現在 Coinbase、FTX 等平台,但現在大多都被移除,讓市場失去了重要的安全機制,應該要重啟。

(註:後備流動性提供者 Backstop Liquidity Provider,簡稱 BLP,指的是當市場出現大量爆倉、清算或價格劇烈波動時,由指定的專業做市商出面接手那些即將被清算的倉位,避免價格崩盤或啟動 ADL。)

(幣安惹火做市商?Wintermute 爆損、流動性告急,市場恐迎「流動性寒冬」)

保險基金盈餘惹議,Hyperliquid 透明機制陷兩難

在這次清算事件中,包括 Hyperliquid 在內的主要交易所保險基金皆未出現明顯虧損。Gaevoy 指出,這暴露出平台代幣持有人與使用者兩方的利益衝突,前者期待保險基金維持足夠盈餘,後者希望遭 ADL 減倉時能獲得補償,兩者利益難以兼顧。

Gaevoy 他也回應市場陰謀論,他認為,雖然 Hyperliquid 公開清算點位可能讓部分機構有機可乘,但大部分 OI 仍集中於幣安、OKX 等不透明的交易所,因果關係並不明確。不過他坦言 Hyperliquid 的高度透明確實存在風險,未來應在透明與隱私間取得平衡。

(幣安爆倉數據少得離譜!Hyperliquid 公開清算數據挑戰 Binance?)

加密市場該引入熔斷機制,防連鎖清算

Gaevoy 指出,傳統金融市場早有「熔斷」與「拍賣撮合」機制,當股市或期貨暴跌時會自動暫停交易,讓市場冷靜。但加密貨幣交易所普遍缺乏此制度,導致代幣能在短時間內暴跌至 90%。

他認為,即使僅部分平台導入熔斷,也能減少「無效價位」清算,特別是 BTC、ETH 等主流幣更應該優先採用該機制。Gaevoy 形容熔斷機制像是緊急剎車,可以在價格暴跌時暫停交易或改為拍賣模式,防止市場失控。他呼籲主要交易所需協同推行此制度,不只保護投資人,也避免連鎖清算拖垮市場。

不是故意當機,是技術不夠強

對於市場謠傳「交易所故意當機防止崩盤」的說法,Gaevoy 直接否認。他認為,真正的原因是技術太差,多數 CEX 的基礎設施與納斯達克 (Nasdaq)、芝加哥期權交易所 (CBOE) 等傳統金融機構相比,差距極大。系統承壓能力不足,導致每逢暴跌就容易當機,這不是故意,而是技術真的不行。

Gaevoy 表示,換個角度看,對交易所和做市商來說,讓散戶一直玩下去,比一次把他們全洗出去還更賺。

做市商自營降低系統性風險,未引發連鎖倒閉

Gaevoy 透露雖然這次清算規模比 2022 年的 LUNA 與 3AC 危機更大,但目前並未出現大規模破產潮。

他解釋,2022 年的問題在於機構間互相借貸、資金鏈交錯,導致一家倒就全部倒。而現在的做市商大多以自有資金操作,與其他家業者的債務關聯度低,因此傳染效應有限。

(從加密市場閃崩看造市商特權:交易機構遭重創殞落會爆出清算潮嗎?)

極端行情一年一次,不值得為此重構系統

Gaevoy 回顧當晚 Wintermute 應變策略,他當時是採取保守操作,維持有限倉位,並透過內部系統即時偵測 ADL 變化以重新對沖。

雖然部分交易出現虧損,但整體仍因波動賺回成本。他坦言,這種極端事件一年頂多一次,不值得為此耗費大量資源開發專用系統。

主流幣展現抗跌韌性,山寨幣恐進入冷卻期

Gaevoy 指出,這次暴跌中,BTC、ETH、SOL 等主流幣跌幅明顯小於山寨幣,顯示它們已有機構在支撐,包含 ETF、期貨與儲備企業持幣等因素,自然不會有太大波動。

他預期未來幾個月山寨幣市場熱度將降溫,資金會更集中於主流幣。

做市商非砸盤元兇,Gaevoy 強調長期持有主流幣

對於市場常指責 Wintermute「砸盤」,Gaevoy 回應這是誤解,強調他們只是協助執行交易、平衡不同市場的買賣壓。他表示:

「我們只是中間人,幫人出貨或在 DeFi 上反映 CEX 的動態。」

他指出,公司長期持有 BTC、ETH、SOL 等主流資產,不可能為了短期利潤自己砸盤,而 Wintermute 的風控原則是多頭曝險不超過淨值 25%、單一平台資金不超過 35%。即使再遇到像是 FTX 的崩盤,損失也在可承受範圍內。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