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密市場閃崩看造市商特權:交易機構遭重創殞落會爆出清算潮嗎?

Crumax
分享
從加密市場閃崩看造市商特權:交易機構遭重創殞落會爆出清算潮嗎?

在週五清晨的史詩級插針中,許多山寨幣甚至有著 90% 左右的瞬間跌幅,凸顯流動性的脆弱。市場觀察員把該事件解讀成交易所主動觸發的風險重置,核心圍繞著流動性的切換,並牽動大型交易所如幣安與各做市商之間的深層結構風險。

流動性洗牌:交易所如何重置風險?

加密 KOL @OliWeb3_ 引述交易所內部人士說法指出,大多數散戶永續合約實際上並未進入「真實市場」,而是被鎖在交易所內部的 B-book 系統,也就是交易所直接作為對手方。

當散戶集體開多,導致 B-book 失衡時,交易所便會抽走買單、切換至 A-book (外部流動性提供者) 或直接強制減倉 (ADL),藉此來平衡自家倉位。他認為這場短暫閃崩正是這樣的「風控重置」,讓交易所補回保險基金並清除過多的槓桿。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交易所的最後防線:為何自動減倉 ADL 機制,會讓我在獲利時被強制出場?)

而在這個過程中,幣安和造市商就扮演了市場重心的角色。許多中小交易所的 A-book 訂單都與幣安串接,一旦大型做市商撤回報價、深度變薄,那麼即使是小額賣壓也可能造成市場波動與彼此間的連鎖清算。

前 VC 合夥人曝光特權:造市商享有的隱形優勢

鑑於這次事件,前 Anagram 合夥人 @darkmarketio 也進一步曝光了造市商與 CEX 間的秘密條款,顯示頂級流動性提供者在交易所中,更能享有遠超一般用戶的特權,包括:

  • 24 小時不清算條款:即便帳面爆倉,也有 24 小時緩衝期補足保證金

  • 客製化費率與獎勵機制:依交易量提供深度與流動性者可獲額外獎勵或福利

  • 即時 API 與私有通道:可高速掛單、提前接觸新幣交易對

他表明:「如果你是造市商,不爭取優勢是很愚蠢的一件事。」

你要不打造一個完全公平的競爭環境,沒有人獲得特殊待遇,要不就努力爭取這些條款與優待。

屍體浮出水面:造市商清算潮成隱憂?

事件過後,市場傳出多家大型做市商慘遭重創,TheRollup 在最新一集的 Podcast 中也間接證實了一些坊間傳聞。

具體包括 Cyan Arb 遭清算殆盡,恐準備解散;Jump Trading 損失約 10 億美元,占整體部位 10% 至 20%;其他 4 至 5 家大型機構損失數十億美元,佔比 75% 至 85%;更有一名未公開身份的巨鯨個人爆倉 4 億美元。

TheRollup 創辦人 Andy 解釋道,有些機構採用交叉保證金與槓桿循環策略,當主要抵押資產下跌時,觸發了 ADL 機制並被迫清算,導致一連串的市場流動性崩壞

更糟的是,這些造市商與多個專案簽有做市合約,如今無法履約,恐會造成中小型代幣更嚴重的失衡。

(山寨季結束了!加密市場單日蒸發 4500 億美元,交易員 Eugene:再見了數位資產儲備公司)

透明與信任的對比:DEX 敘事崛起?

這次閃崩的結果,不僅揭示 CEX 難以公開透明的操作,也強化了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的無需信任敘事。

如 @OliWeb3_ 所言,鏈上衍生品交易所 (Perp DEX) 因透明的機制與清算數據而脫穎而出。投資者有望在經歷這場清洗後,更加傾向於在鏈上交易,也避免交易所作為對手方的隱憂。

展望後市,他預期 Q4 市場在槓桿重置後偏多,但 1 月恐再面臨稅務性獲利了結的回調。在波動性擴大的同時,投資人仍需備好資金,以繼續留在牌桌上。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