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mpliano:AI 造成 一億人失業是假議題?資本市場泡沫化真實存在嗎

Jordi Visser 是一位擁有超過 30 年華爾街經驗的投資者,他常在自己的 VisserLabs 和 YouTube 頻道上分享市場分析,他近日上知名比特幣巨鯨 Anthony Pompliano 節目深入探討目前投資市場關心的議題,包括泡沫經濟、人工智慧對市場的影響、能源基礎設施的供需失衡以及未來經濟結構的演變,以下為訪談重點編譯整理。
經濟正泡沫化嗎?
當前,市場中普遍存在「泡沫論」,許多人對目前的股市與資產價值表示擔憂,擔心其被過度膨脹。Visser 提到雖然很多人對泡沫保持警覺,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領域,但他認為這並不等於市場已經處於泡沫狀態。他回顧了過去的市場經歷,尤其是 1999 年的網路泡沫,當時市場悲觀情緒達到歷史高位,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也在積極調整。相比之下,現在的市場情緒未到達那種極端,甚至部分指標顯示市場情緒處於較低的水平。
Visser 解釋道,人工智慧領域的需求遠超過現有供應。雖然許多人擔心人工智慧將形成泡沫,但他認為在供應不足以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市場反而健康。這一點與1990 年代的基礎設施建設類似,那時雖然需求強勁,但相應的技術和應用並未立刻跟上。
人工智慧與未來的投資機會
Visser 強調人工智慧領域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但隨著需求的快速增長,供應仍存在瓶頸。他舉出輝達(NVIDIA)當例子,指出儘管市場對 AI 的需求巨大,但當前的運算供給仍無法完全滿足。這意味著即便在短期內出現市場回調,對人工智慧的長期前景仍應保持樂觀。
不過,Visser 也警告,市場過於依賴幾家大型科技公司(MAG7)的情況可能會導致未來的風險。這些公司雖然當前收入穩定,但若在未來的資金需求過高,可能會遇到資金鏈危機。他還提到,隨著 AI 的廣泛應用,這些科技巨頭可能會面臨更多來自新興企業的競爭,進一步影響他們的股價表現。
興建大量能源基礎設施將可能造成機構資金短缺
另一個被提及的議題是全球能源與基礎設施的供需失衡。Visser 指出全球許多國家正在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但由於技術與需求的快速變化,許多基礎設施項目仍未能即時產生預期的收入。例如在 iPhone 普及之前,很多基礎設施建設的回報並不明顯,而今日的 AI 基礎設施同樣面臨類似的挑戰。
Visser 認為這種供需失衡將持續影響能源領域,尤其是電力與運算基礎設施的建設。他預測隨著AI 領域投資的快速增長,企業將需要更多的資金來支撐這些基礎設施的發展,這可能會對股市產生短期的壓力。
AI 造成一億人失業是假議題?
在談到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時,Visser 提出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對比,他表示當前的經濟形勢正出現「K型經濟」現象,也就是富裕階層與中低收入階層的差距正進一步拉大。隨著 AI 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知識型工作可能被自動化,這將對勞動市場造成挑戰。然而,Visser 也認為,某些行業如電力、建設等基礎性行業,仍將提供大量的高薪工作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Visser 對人工智慧的看法與桑德斯等人提出的「AI 將造成一億人失業」的預測持懷疑態度。他認為雖然 AI 將改變某些行業的就業結構,但短期內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的失業潮。相反,將有更多的工作轉向服務業和基礎建設領域,這些領域的職位將成為未來就業的支柱。
Jordi Visser 的觀點揭示了市場和技術進步背後的複雜性。他強調,儘管目前市場存在某些泡沫的風險,但長期來看,人工智慧將繼續推動經濟增長。隨著供需失衡的問題依然存在,投資者應該警覺並準備好應對市場的調整。而對於未來的工作市場,Visser 認為,儘管 AI 會帶來經濟挑戰,但也會創造新的機會,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和服務領域。
AI 技術的不斷發展,全球經濟將面臨更深遠的變革。Visser 的見解提供另外種視角,幫助投資者理解當前市場中的機會與風險。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