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e 閃崩風暴:史上最大單日清算,重創加密市場、幣安出現訂單簿故障

10 月 10 日至 11 日,被稱為「2025 槓桿大重置」的暴跌事件,讓近 4500 億美元市值蒸發,USDe 一度暴跌至 0.65 美元。
歷史級閃崩:市場一天蒸發 4500 億美元
2025 年 10 月 10 日至 11 日,加密貨幣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黑色星期五」時刻。受全球宏觀因素衝擊,單日槓桿清算規模突破 190 億美元,創下加密史上最大紀錄,遠超 2022 年 Terra/Luna 崩盤與 FTX 危機。

比特幣(BTC)價格一度跌破 10.5 萬美元,以太坊(ETH)、Solana(SOL)和 XRP 均重挫 15% 到 30%,超過 123 萬個交易倉位被強平,其中高達 88% 為做多頭寸。
這場災難也讓由 Ethena Labs 發行的合成穩定幣 USDe 出現嚴重脫鉤,一度跌至 0.65 美元,引發市場恐慌。
事件對比:史上最大清算事件誕生
事件 | 日期 | 24 小時清算額 | 受影響交易者數量 | 導火線 | 資料來源 |
---|---|---|---|---|---|
USDe Depeg Event | 2025/10/10–11 | $19.13B | 1.62M | 川普徵稅;BTC 跌至 $102K | CoinGlass / Bloomberg |
COVID 崩盤 | 2020/3/12–13 | $1.2B–$1.6B | 約 20 萬 | 全球封鎖 | CoinGlass |
Terra/LUNA 崩潰 | 2022/5/9–12(高峰日) | $2.8B | 約 30 萬 | UST 脫鉤 | CoinGlass / CryptoValleyJournal |
FTX 倒閉 | 2022/11/8–11(高峰日) | $4.1B | 約 50 萬 | 交易所資不抵債 | CoinGlass / @finqtcom |
2025 年 2 月回檔 | 2025/2/3 | 約 $10B(估) | 73 萬 | 貿易戰預期 | Bybit CEO / Cointelegraph |
2025 年 9 月技術修正 | 2025/9/22 | $1.8B | 37 萬 | 技術面因素 | Cointelegraph |
2023 年 8 月波動 | 2023/8/18 | $1.05B | N/A | SEC 提告 | CoinGlass / Binance |
2024 年 12 月牛市頂點 | 2024/12/6 | $1.77B | 58.9 萬 | BTC 衝破 $100K 帶來過度樂觀 | Binance Square / Binance |
事件導火線:川普關稅政策點燃市場情緒
這場崩盤的導火線,來自美國總統川普於 10 月 10 日 21:00 UTC 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 100% 關稅,加劇中美貿易緊張。
消息一出,引發全球避險情緒急劇升溫,美元強勢走升,美股資金單日外流達 1.6 兆美元。風險資產全面下挫,比特幣在不到一小時內從約 121,300 美元 跌至 105,000 美元,連鎖觸發大量自動止損和槓桿清算。
清算海嘯來襲:破紀錄的 190 億美元蒸發
根據統計,截至 10 月 11 日中午(UTC),單日清算總額達 19.1 億美元,為有史以來最高。各大資產清算金額如下:
資產 | 清算金額(做多倉位) | 價格跌幅 |
---|---|---|
BTC | 28.9 億美元 | 跌至 105K(-11%) |
ETH | 25 億美元 | 下跌 15-20% |
SOL | 11.7 億美元 | 重挫 25-30% |
其中 BTC、ETH、SOL 三項資產佔總清算額超過 88%。週末流動性稀薄進一步放大波動,Binance 等交易所甚至出現訂單簿卡死與止損失效情況。
USDe 急劇脫鉤:一度跌至 0.65 美元
10 月 10 日晚間(22:00-23:00 UTC),USDe 在 Binance、Uniswap 等交易所出現重大脫鉤,最低報價跌至 0.65 美元,對 USDC 更低至 0.62 美元,與 1 美元掛鉤相差達 35%。
脫鉤主要原因包括:
- 流動性極薄:USDe 現貨市場僅需 600 萬美元 就會出現 4% 滑價。
- 槓桿連鎖反應:USDe 被廣泛用作保證金,當其價格下跌引發追加保證金需求,導致進一步賣壓。
- 關聯資產脫鉤:BNSOL(質押 SOL)和 WBETH(包裝 ETH)也同步暴跌,分別跌至 34.90 美元與 430 美元,形成連鎖效應。
短短 5 到 10 分鐘的暴跌,讓 USDe 單日交易量暴增至 3.6 億美元 以上。
USDe 為何脫鉤?合成穩定幣機制受考驗
USDe 採用 delta-neutral 策略,用對沖倉位的加密資產(如 ETH、BTC)作為支撐,搭配永續合約做空來維持穩定。然而,在極端行情下,該機制顯示出以下結構性弱點:
- 套利斷裂:雖然鑄造與贖回功能持續運作,但衍生品市場與現貨市場脫節,導致價格脫鉤。
- 抵押品價格暴跌:ETH 等作為抵押的資產暴跌,影響了整體穩定性。
- 交易所摩擦:特別是在 Binance 上,USDe 做為槓桿抵押品,放大了連鎖反應。有傳聞指出,部分大戶為避免被爆倉,集中拋售 USDe,成為起爆點。
這並非 USDe 首次出現問題。2024 年 4 月和 2025 年 8 月也曾短暫脫鉤,但這次因整體槓桿規模暴增,使問題被全面放大。
Ethena 回應:運作良好、幣安啟動損失調查
Ethena Labs 在事發後於 10 月 10 日 22:13 UTC 發表聲明,表示:「儘管市場劇烈波動,USDe 的鑄造與贖回功能未曾中斷,系統依然超額抵押。」他們指出,由於永續合約出現負資金費率,反而讓 USDe 持倉產生未實現收益(uPNL),使抵押率提升。
創辦人 Guy Young 更在社群回擊謠言,稱「恐慌與 FUD 來自不可信來源」,強調協議機制仍運作良好。
Binance 則於 10 月 11 日凌晨 1:36 UTC 發表公告,承認 USDe、BNSOL 和 WBETH 發生脫鉤現象,並啟動損失調查及後續賠償流程,建議用戶採取「閃電贖回」以降低滑價風險。
USDe 重回 0.99 美元,套利者大賺 50%+
截至 10 月 11 日中午,USDe 價格已基本穩定在 0.99 至 1.00 美元 區間,整體供應維持約 93 億美元。不少眼明手快的套利者,在 0.65 美元時大量買入後贖回,單日獲利達 50% 以上。儘管這場風暴席捲市場,但主流 DeFi 協議如 Aave、MakerDAO 並未遭遇系統性衝擊,僅少數交易者帳戶全數歸零。
未來展望:USDe 能否繼續壯大?
這次並非協議失敗,而是一次極限壓力測試。USDe 的機制在黑天鵝事件下暴露了非原子交易的風險,但其對沖策略也展現了恢復力。
對用戶而言,這場事件再次提醒:
- 謹慎槓桿操作:特別是在合成穩定幣上。
- 關注流動性與資金費率:特別是在週末或重大政策變化時。
未來隨著 BlackRock 的 BUIDL 計畫整合、以及美國《GENIUS Act》帶來的政策利多,USDe 市值仍可能在年底前突破 200 億美元。不過前提是:市場能走出這次「槓桿地震」的陰影。
Uptober 被取消?但可能是反彈起點
「Uptober」行情看似中止,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每一次清算潮後,往往伴隨市場修復與反彈。
這一次,是否會再一次證明「跌夠了就是買點」?小心槓桿,理性操作,才是這場 DeFi 巨浪中的生存法則。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