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央行擬限制個人穩定幣持有量,業界批「荒謬」:恐讓英國落後全球

Crumax
分享
英國央行擬限制個人穩定幣持有量,業界批「荒謬」:恐讓英國落後全球

英國央行計畫為「數位英鎊」與穩定幣設定個人持有上限,每人僅能持有 1 萬至 2 萬英鎊,引發加密與支付產業的強烈反彈。業界認為此舉不僅難以執行、成本高昂,更可能使英國在全球數位資產競爭中落居下風。從監管機構的擔憂到產業的反擊,爭論正持續升溫。

央行穩定幣限額提案:「系統性風險」恐引發金融體系動盪

2023 年底,英國央行在一份諮詢文件中提出,計畫對數位英鎊與其他穩定幣持有量設限,每人最高僅能持有 1 萬至 2 萬英鎊 (1.3 萬至 2.7 萬美元),甚至還曾討論過更低的 5,000 英鎊限額。

英國央行行長 Andrew Bailey 認為,若穩定幣規模快速擴張,恐引發存款外流或金融體系不穩等系統性風險,因此需要設定門檻: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即使有適當的監管,以外幣計價的穩定幣若被更廣泛使用,可能會使部分經濟體容易受到貨幣替代的影響。

同為新任金融穩定委員會 (FSB) 主席的他,在幾個月前也曾公開表示對私營銀行接觸穩定幣、CBDC 與比特幣業務的反對。

(英國央行行長警告銀行勿發行穩定幣:代幣化存款優先、要買比特幣請三思)

產業反擊:高成本且不切實際,將拖累英國競爭力

對此,英國的加密與支付產業團體紛紛表達憂慮。金融時報報導,Coinbase 國際政策副總裁 Tom Duff Gordon 批評:「全球沒有主要司法管轄區對穩定幣持有量設限,這對英國儲戶和英鎊本身都沒有好處。」

英國加密資產商業協會 (UKCBC) 執行董事 Simon Jennings 也直言:「限制在實務上根本行不通。」

發行方無法即時掌握誰持有多少代幣,若要落實限制,勢必需要建立昂貴又複雜的監控系統。

全球銀行的共同擔憂:穩定幣利息恐掀起存款外流

英國並非唯一擔心穩定幣風險的經濟體。歐洲央行行長 Christine Lagarde 先前就曾警告,美國的穩定幣政策恐導致歐元存款外流,讓美元在跨境支付的地位進一步強化,引發歐洲金融穩定的疑慮。

而對傳統銀行來說,他們更擔心存款競爭。美國銀行業協會 (ABA) 警告,若穩定幣被允許支付利息,可能引發類似 1980 年代貨幣市場基金熱潮的存款外流潮。 

(美國興起用穩定幣發薪?穩定幣或將成為美國地方銀行的噩夢)

業界反應:英國落後、規範荒謬

對此,加密業者似乎認為銀行只有擁抱穩定幣或與其正面競爭兩種選擇。Bitwise 投資長 Matt Hougan 此前曾表示:「如果銀行真怕競爭,就應該提高存款利率,而不是阻止穩定幣的發展。」

Aave 創辦人 Stani.eth 更直言,英國央行的提案荒謬至極,強調鏈上穩定幣並不比傳統電子貨幣更具風險,不應以此為由設下限制。

前英國財政大臣、現任加密遊說人士 George Osborne 則擔憂,英國在數位資產市場的發展已經落後其他國家,尤其是在穩定幣領域。

穩定幣規範與創新之間的角力

這場爭論凸顯了監管與創新的拉鋸:央行與銀行界一方面擔心穩定幣擴張威脅金融體系安全;另一方面加密產業則主張,過度限制只會削弱英國的競爭力與創新力。

未來英國是否會堅持設限,或在業界反彈聲浪下調整政策,將是全球關注的焦點。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