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自動櫃員機無法可管?看看央行怎麼說,業者需遵循哪些規定?

Perry
分享
比特幣自動櫃員機無法可管?看看央行怎麼說,業者需遵循哪些規定?

台灣的中央銀行於本月 17 日舉辦了例行的理監事聯席會議,會議中談論議題包含了政策利率、通膨走勢、歐美對俄羅斯 SWIFT 制裁等等。此外,由於台灣對加密產業的越趨重視,本次會議也談論了比特幣自動櫃員機 (BTM) 的發展現況、風險與監管議題。本篇將重點探討 BTM 議題, 整理其相關資訊。

央行對加密資產看法

根據央行報告,我國政府表示加密資產之所以能引起消費者興趣,主要是因為多樣的宣傳炒作,像是各國的媒體廣告 (如超級盃)、名人社群宣傳 (如 Elon Musk) 及以比特幣為重點的 Youtube 影片觀看量迅速累積。

BTM 是什麼?

截至本月,全球加密資產市值已來到 1.7 兆美元,約佔全球金融資產的 1%。伴隨著強勢的加密風潮,全球各地皆出現了比特幣自動櫃員機 (BTM) 的身影。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本國央行將 BTM 解釋為是一種網路連結的自動化電子服務機器(kiosk),但不同於傳統 ATM 是透過提款卡存提款與轉帳;BTM 是透過與加密資產錢包的連結,進行法定通貨與加密資產的兌換服務,是以區塊鏈為基礎的交易。

全球第一台 BTM 於 2013 年 10 月出現於加拿大溫哥華市區的咖啡廳,最初的目的是用來推廣比特幣的廣泛使用,所以僅支援比特幣購買。然而,隨著時間演進,現在市面上的 BTM 約有 70% 能支援多種加密資產的兌換且有多種機型。

來源:3/17 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簡報

BTM 逐漸被大眾接受

隨著加密貨幣的持有者越來越多,BTM 數量增長迅速,全球約有 3.6 萬台 BTM。其中以美國以 88% 的比例佔據第一,而台灣則有 25 台 BTM。

來源:3/17 央行理監事會後記者會簡報

BTM 淪為犯罪工具

由於 BTM 相較於中心化交易所監管程度較低,且不需要 KYC (know-your-customer) 導致更高的匿名性,大大增加加密資產的可及性與便利性,因此常淪為洗錢工具。洗錢車手 (money courier) 可輕鬆利用 BTM,輕易地將非法所得轉換為加密資產,之後再轉回法定通貨加以洗錢,免去搬運大筆資金的風險。

此外,由於一般民眾不熟悉的 BTM 操作及加密貨幣轉帳原理,詐騙集團常利用各種詐騙手段 (假冒政府官員、愛情詐騙、中獎詐騙) 騙取無辜民眾錢財。以下為常見的詐騙流程:

台灣對 BTM 監管進度

為了防範上述各式犯罪行為,各國也正在加強對 BTM 的監管。然而,由於台灣尚未決定加密資產相關事業的主管機關,僅在涉及洗錢防制與打擊資恐事務時,會依據《洗錢防制法》與去年 7 月 1 日發布的「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 (VASP) 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處理,主管機關為金管會。

金管會在訪查國內部份 BTM 後也表示,有些機台可以用新台幣兌換加密資產至數位錢包,或透過數位錢包再將新台幣提領出來,這些就會落入「VASP 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辦法」規定的經營態樣,應符合相關規範。

經營樣態包含以下五種:

  1. 虛擬通貨與新臺幣、外國貨幣及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發行之貨幣間之交換
  2. 虛擬通貨間之交換
  3. 進行虛擬通貨之移轉
  4. 保管、管理虛擬通貨或提供相關管理工具
  5. 參與及提供虛擬通貨發行或銷售之相關金融服務

相關主要規範包含:

  • 在與客戶建立業務關係、辦理等值新台幣 3 萬元以上臨時性交易、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以懷疑過去取得的客戶身分資料的真實性與妥適性,應進行客戶身分確認
  • 保存交易紀錄至少 5 年
  • 達新台幣 50 萬 (含等值外國貨幣及大陸地區、香港或澳門發行之貨幣) 以上的交易,業者應於交易後 5 個營業日內,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疑似洗錢或資恐交易申報
  • 建立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之內部控制與稽核制度
  • 完成洗錢防制法令遵循之聲明

央行結語

於報告的最後,央行再度提醒民眾加密資產的高度波動性,且加密資產並非貨幣,屬高度投機的「虛擬商品」。此外,加密資產廣告不實的情況相當常見,消費者應小心應對,並小心 BTM 詐騙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