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新聞基礎】活用區塊鏈瀏覽器,新手裝懂必學的三句台詞
什麼是區塊瀏覽器?
區塊瀏覽器(Blockchain Browser)顧名思義是設計來查詢區塊鏈上所有交易資訊的瀏覽器(它其實是一個網站),與平常我們所認知的 Google Chrome、Safari 並不同。由於區塊鏈是一個共同協作的帳本,且具備公開透明的天然特性,因此用戶能藉由區塊瀏覽器來查詢包括所有交易、區塊、地址、帳戶餘額等交易細節。
這篇會以區塊瀏覽器 Blockchair 來做示範,由於加密貨幣發展至今已經有許多不同的公鏈,但是基本上這些區塊鏈的交易互不相通。不過,一個用戶可能擁有多種公鏈上的資產,也因此在不同的金融系統中都有查詢個別交易資訊的需求。
這時候區塊鏈瀏覽器就能幫上忙了,像是 Blockchair 這類的區塊鏈瀏覽器,就支援多鏈查詢以及簡體中文的功能,基本的鏈上數據如「哈希率」、「挖礦難度」、「平均手續費」等等都具備。

怎麼查詢交易?
以比特幣為例,我們能以「錢包地址」、「區塊高度」以及「交易 ID(Transaction ID, TxID)」進行查詢。在 Blockchair 隨機點擊一筆 TxID 為 4a433a3fd5c0236987941f75895e6bdfe55f275cfc60f4632e8841d5962d6a82 的交易。

資料呈現的方式會因為不同的區塊瀏覽器而有些微差異,但基本資訊大致如上圖所示。在這些訊息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是一筆總額約 162.6 枚比特幣,在 2019-06-12 14:01、區塊高度 580391 完成的交易,礦工費(交易手續費)為 0.004205 枚比特幣。
(ㄧ)查款項時,跟對方要這個:TxID(Hash)
實用台詞:「你轉帳了嗎?記得給我 TxID(Transaction ID, 或講 Hash) !」
這就是剛剛提到的「交易 ID(Transaction ID, TxID)」。區塊鏈主要內容就是交易記錄,而這項技術難以竄改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每個區塊必須包含前一個區塊的雜湊(Hash),這是一個不會重複的編號,用來驗證區塊內資料的完整性。這項技術同樣應用在每一筆交易當中,也就是 TxID,可視為獨一無二的交易序號,因此以 TxID 來查詢一筆特定交易是最快的方式。
(二)比特幣還要多久減半?:Height(區塊高度)
實用台詞:「比特幣減半還要多久喔,我來看一下現在 Height 到多少了。」
指的是區塊高度,其它區塊瀏覽器通常會以 Height(高度)來表示,代表這筆交易包含在編號 580391 的區塊中,點擊數字可以看到在此區塊內的所有交易(如下圖)。像是眾所期盼的比特幣 2020 年減半,就會發生在區塊高度(Height)到達 630,000 的時間點。

(三)幣要多久會顯示在交易所帳上啊?:Confirmation(交易確認數)
實用台詞:「現在 Confirmation 才五筆,再等一下啦!」
確認數是交易完成與否最重要的依據,當確認數為 1 時,代表該筆交易已經成功打包到區塊中,所有礦工也已驗證無誤,而此後每產生一個新的區塊,確認數會往上加一。實際上確認數 1 已經可以視為有效,但通常交易所為了保險起見,可能會要求更高的確認數才允許用戶動用該筆資產。
如去年以太經典(ETC)曾遭 51% 攻擊,交易所 OKEx 當時就將入金確認數提高至 100 次,而比特幣由於網路安全係數較高,幣安、OKEx 都在去年將確認數由 2 次降至 1 次。
(四)其他必要資訊
匯出多少:Inputs
從 A 地址轉出的比特幣總額。
收到多少:Outputs
轉入 B 地址的比特幣總額。
手續費:Fee
礦工費(交易手續費),也就是轉移這筆 162.6 枚比特幣的交易費用,將 Inputs 減去 Outputs 就是這個數字。
比特幣礦工除了幫忙驗證交易賺取礦工費外,還有另一筆是來自區塊獎勵,最近吵很兇的區塊獎勵減半是由目前的 12.5 枚降至 6.25 枚比特幣,預計到 2140 年獎勵會降至零,屆時比特幣是否仍安好、礦工是否能僅依靠交易費的收入來維持整體系統運作,無從得知。
區塊鏈才有的透明機制:Coindays destroyed
幣天銷毀(Coin Days Destroyed,BDD)是指一筆特定數量的比特幣介於兩次交易之間的時間週期。
公式「幣天銷毀 = 持幣數量 * 持幣時間」。
如某人有 2 枚比特幣且持有 50 天後才進行交易,則幣天銷毀為 100,轉移後將歸零重新計算。
這個概念源自於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於 2009 年創立的比特幣論壇 Bitcointalk。2011 年時社群中有人指出,鏈上交易量可能多為高頻交易、刷量、搬磚等行為,認為有數據失真的問題。
經討論後才衍生出「幣天銷毀」的想法,即比特幣在經歷一次交易後,隨著時間推移而累積幣天銷毀數,直到實際發生一筆交易才歸零重算,能更容易衡量比特幣網路中實際的經濟活動,因此「幣天銷毀」之後成為鏈上數據的一個重要概念。
Blockchair 右上角的選單中可點擊圖表來查詢幣天銷毀量,數據越大代表越多塵封已久的比特幣已進行轉移、交易、出貨。

還有哪些好用的區塊瀏覽器?
Blockchair 已經支援了多個區塊鏈系統,包括以太坊、比特幣現金、萊特幣等等。其它較為主流的區塊瀏覽器包括:
BTC.com
支援比特幣、以太坊、比特幣現金、萊特幣查詢,是畫面簡潔、功能齊全的區塊瀏覽器。
Blockchain.com
提供的區塊高度、交易哈希、地址餘額查詢等基本功能,以及哈希率、挖礦難度、幣價等資訊。同樣僅支援比特幣、以太坊、比特幣現金。根據 Alexa 的流量數據,Blockchain.com 最受歡迎的區塊瀏覽器。
Etherscan
只專注於以太坊的區塊鏈瀏覽器,支援 ERC20、ERC721、ERC1155 代幣標準、以及以太坊域名(Domain Name Service, DNS)、DeFi、Dapp 等項目查詢,可以說是以太坊最強瀏覽器。
參考資料
- Bitcointalk
https://bitcointalk.org/index.php?topic=6172.msg90789#msg90789 - BTG、ETC 遭 51% 攻擊
https://www.abmedia.io/why-dont-exchanges-delist-btg-and-etc-that-were-attacked-by-51/ - Blockchain.com 流量 #2,347
https://www.alexa.com/siteinfo/blockcha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