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黨美債協商快達共識,一覽協議重點、左派右派意見
如大家所知,拜登政府和共和黨已達成債務上限的共識,剩下的就是表決而已。達成的協議有哪些?左右派怎麼看這次協商?
債限協議內容
全球矚目的美國債務協商終於在上週六(5/27)達成初步共識。
據經濟日報整理,大致可分為六項:
-
凍結舉債上限:這次協商並非提高舉債上限,而是「凍結」這條法令至 2025 年 1 月,這讓共和黨和民主黨要到 2024 總統大選後才需要煩惱這個債務上限的問題。
-
凍結裁量性支出:2024 年度的非國防支出大約和今年持平,2025 年增加 1% 左右。
-
增加國防支出:提高國防支出至 8,850 億美元,和去年的 8,580 億美元相比,約增加 3%。
-
增加工作要求:18~54 歲的民眾需要工作才能申請食物援助(原本是 18 歲 ~ 49 歲)。
-
能源許可:共和黨尋求的「大範圍調整」《國家環境政策法案》 被駁回,但對環境評估現在有一年的時間限制(與申請人協商後可延長)。
-
收回未支出的新冠援助金:未動支的新冠援助金將收回,金額估約 500 ~ 700 億美元。
一個協商,各自不爽
面對幾年就要出現一次的鬧劇,拜登和共和黨眾議院主席麥卡錫(Kevin McCarthy)已做到維護大多數人利益:避免債務違約。
當然過程難免也有妥協,拜登認為這就是「執政的責任」。
「這個協議代表了妥協,表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這就是執政的責任。」
確實,民主黨最左派和共和黨最右派的一些人都有所不滿。
有些民主黨人是對社會安全網協議,特別是食物援助的限制提高感到不滿,甚至是憤怒。另外部分民主黨人也覺得拜登讓步太多,且沒有得到多少回報。
偏左派的智庫 Groundwork Collaborative 的執行董事 Lindsay Owens 表示:
「這協議削減了對工人家庭的保護,增加了不必要的門檻,保護了美國最富有的一群人和最大的企業,讓他們減少稅收。」
共和黨裡較右派的人士也不滿,他們覺得這個協議很瘋狂,不斷增加債務會讓美國破產。
他們表示,是絕對不會投贊成票的。
儘管有些較極端立場的國會議員不滿意,不過麥卡錫認為這個協議應該可以獲得大多數議員的支持。
搶先宣佈、推特臭拜登
協議雖然達成,不過該酸的還是要酸。
拜登過去對債務協商的態度一直都是不會協商,縮減開支,不過他最後還是妥協了,稱之為「執政的責任」。
不過對手可不會輕易放過他。
共和黨眾議院主席麥卡錫就在達成協議前在推特酸,拜登最後還是協商了,浪費大家 97 天的時間:
「還記得拜登總統堅持不談判浪費了幾個月的時間嗎?共和黨人團結一致,讓他必須坐到談判桌。我們無法挽回拜登總統浪費了 97 天。但我不只是為了達成協議而已,我是為了美國轉型改革而戰,美國人民值得這場改革。」
不管如何,這場鬧劇暫時結束了,不過 2025 年會再來一次!
We can't get those 97 days back that President Biden wasted by refusing to negotiate. But I'm not just fighting for an agreement—I'm fighting for transformational reform that's worth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pic.twitter.com/k2SauFleeZ
— Kevin McCarthy (@SpeakerMcCarthy) May 2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