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位神秘比特幣巨鯨豪擲 2370 萬美元,押注 BTC 年底衝上 20 萬美元

DW
分享
某位神秘比特幣巨鯨豪擲 2370 萬美元,押注 BTC 年底衝上 20 萬美元

儘管比特幣(BTC)近期價格在 11.6 萬至 12 萬美元區間震盪,但市場上的看漲情緒絲毫未減。一位神秘的比特幣巨鯨近日大手筆進行了一項複雜的期權策略,押注 BTC 在年底前會飆升至 20 萬美元。純市場觀測,非任何投資建議,DYOR。

這名巨鯨採用複雜的買權價差策略(Call Spread),他在 Deribit 平台上買入 3,500 份於 12 月到期的看漲期權,執行價為 14 萬美元,他同時買進 3,500 份賣空 (Short )期權合約,執行價為 20 萬美元,他的策略需要先投入約 2,370 萬美元的初始淨支出。

據 Deribit Insights 的分析,這組 14萬 / 20萬 價差合約策略限制了最大獲利空間,但也同時限制風險範圍。若 BTC 在今年 12 月合約到期前突破 20 萬美元,該名投資人將可實現最大利潤。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此類價差策略的運作邏輯為透過購買較低履約價的買權來參與潛在上漲,同時賣出較高履約價的買權以降低成本。但由於買入的權利金高於賣出的權利金,策略一開始便面臨淨虧損,但獲利與虧損空間均受到限制,屬於風險可控的投機型操作。

什麼是「買權價差」Call Spread?

買權價差 (Call Spread) 是一種常見的選擇權交易策略,適用於投資人想在能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進行投資。這類策略同時買入一份較低履約價格(Strike Price)的看漲期權,並賣出一份較高履約價格的看漲期權,兩者的到期日相同,買入的期權提供了在價格上升時的獲利機會,而賣出的期權則用來抵消一部分成本,也限制了潛在利潤的上限。

以本次比特幣巨鯨的交易為例,他買入了執行價為 14 萬美元的 12 月看漲期權,同時賣出執行價為 20 萬美元的看漲期權。這表示如果比特幣價格在到期時高於 14 萬美元但未超過 20 萬美元,他將獲得利潤;但若價格高於 20 萬美元,利潤將不再增加。若價格未能超過 14 萬美元,則將承受最初支付的期權成本作為損失。這類策略的優點在於風險與報酬都是可控的,但缺點是獲利上限明確,無法從極端行情中取得更高報酬。

期權市場火熱、押注情緒高漲

儘管現貨市場進入橫盤整理階段,選擇權市場卻依然火熱。比特幣選擇權的未平倉合約(Open Interest)持續接近歷史高點,目前為 372,490 BTC,僅略低於今年 6 月創下的 377,892 BTC 高點。

此外,以太幣(ETH)期權市場也很活躍。根據 Amberdata 數據報告,ETH 選擇權未平倉合約創下歷史新高,達 2,851,577 ETH。值得注意的是,在 Deribit 平台上,每一份期權合約代表 1 枚 BTC 或 ETH。

Deribit 目前佔據全球加密貨幣選擇權交易量的 80 % 以上,其影響力可見一斑。隨著比特幣價格穩步上行與市場對波動性結構型產品的需求增長,機構和巨鯨投資者的參與正進一步推高期權市場的活躍度。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