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必看!用傳統金融的本益比為 DeFi 代幣進行價值估算

Jeff
分享
投資人必看!用傳統金融的本益比為 DeFi 代幣進行價值估算

大多數加密貨幣並不像傳統股票有財務報表能夠對代幣價值進行有效的評估,代幣的需求與協議所能產生的收益難以量化,導致許多傳統金融市場的估值模型難以套用在加密貨幣上。不過,如果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代幣的話,使用傳統金融的估值模型或許存在可行性。

DeFi 代幣能否進行估值?

Bankless 在最新發佈的文章中,作者 Lucas Campbell 指出,由於大部份 DeFi 項目都允許持幣人共享協議所產生的部份收益,無論是通過參與治理、成為流動性提供商還是單純持有代幣,都能使代幣具備分享協議收益的經濟權利。因此,作者嘗試使用傳統金融市場中的本益比估值模型 (Price-to-Earning Ratio 簡稱 PE) 為各個 DeFi 協議的代幣進行估值。

PE 的公式為「每股市價(P)除以每股盈利(EPS)」,該模型是當前證券市場上運用最廣泛的指標之一。 它以股票價格和每股收益的比率來反映公司的價值,體現公司未來的盈利能力。本益比高的資產通常意味著兩種可能:「該資產被高估」或「投資人預期未來股價上漲空間大」。反之,如果資產的本益比低,則意味著市場認為:「該資產被低估」或「對該資產未來增長的期望較低」。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然而,使用本益比對 DeFi 代幣進行估值需要知道協議背後的收益表現。因此,作者使用數據分析平台 Token Terminal 的鏈上金流數據作為 EPS 的參考依據。

各個 DeFi 項目的獲利能力

下圖是由 Token Terminal 計算的平均 30 天年化收益數據圖,可以看到穩定幣項目 Maker 主導了 2019 年 DeFi 領域的年度總收益。

資料來源:Bankless

主要原因來自於 Maker 本身的機制,想要生成 Maker 的穩定幣 Dai 必須繳交穩定費(2019 年時費率約 10 ~ 20%),而穩定費又會被用來回購並燒毀 Maker 的代幣(MKR),這種設計為代幣持有者帶來可觀的收益。然而,隨著協議升級為多抵押擔保機制、2020 年三月發生流動性問題、支援的抵押資產不斷增加,Maker 的穩定費已大不如前,該項目的獲利能力也因此大幅降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Synthetix (SNX)與 Kyber Network(KNC)從 2019 年底收益占比逐漸擴張。

資料來源:Bankless

Kyber Network 保持相當穩定的成長趨勢,光是今年三月份,Kyber 就達到了將近 2 億美元的交易量。而 Synthetix 看似是成長最快速的項目,不過這似乎不是因為該項目在 2019 年底高速成長的緣故。根據 crypkit.com 共同創辦人 Fiskantes 的文章,該項目是因為遭受惡意的套利攻擊,才會導致呈現的收益過高,與實際情況存在落差。不過現階段 Synthetix 已解決該漏洞,使得收益重新回到軌道上。

發幣項目的本益比估算

透過 Token Terminal 的 DeFi 收益數據,作者將有發幣的 DeFi 項目套入本益比估值模型,藉此估算項目的代幣價值。

資料來源:Bankless

計算結果表明,在所有附有代幣的 DeFi 項目中,有兩個明顯的異常值:Augur(REP)和 0x(ZRX),比率分別為 16,761 和 6,935。做這表示,這種現象可能表明投資者對這兩個流動性和衍生工具協議有很大的增長期望。

在傳統金融市場中,市盈率落在 50~100 之間對於許多高增長的科技股來說是很正常的數值:例如 Netflix 當前的本益比約為 86。因此,那些本益比小於 100 的 DeFi 協議意味著以當前的收益狀況來看,當前的代幣價格是相對公允的。然而,如果本益比過高:如 Tesla 的本益比為 198,可能代表股票的市場價格被高估,或投資者預期該公司在未來幾個季度實現巨大的增長。

不過,作者強調,儘管「協議收益」與「代幣價格」呈現正相關。

資料來源:Bankless

但上述項目的本益比估值只能作為參考,因為加密貨幣資產是一種高度新生且不成熟的資產類別,市場效率低下,因此我們無法 100% 確定收益是否能夠驅動代幣價格的上漲。作者表示:

「許多加密貨幣資產的估值是由投機活動所驅動的。協議有可能完全基於投資者的投機而增加價值,藉此吸引更多的用戶湧入生態系統,從而導致該協議的採用率提升並進而獲得更高的收益。」

衍伸閱讀


立即加入 Telegram 獲得最完整的金融科技資訊、區塊鏈新知、業界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