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質押專案 EigenLayer 將如何改變 Web3 基礎設施生態?

Kyle
分享
再質押專案 EigenLayer 將如何改變 Web3 基礎設施生態?

再質押專案 (RSD) EigenLayer 如何解決基礎設施 (Infrastructure) 專案不容易從零到一建立共識的問題,又同時提升鏈上應用安全性?其有何能耐成為 2023 年第六大加密融資?本文參考其白皮書,將以商業的角度輕鬆介紹此新興專案的潛力。

現有生態基礎設施有什麼問題

Web3 基礎設施包含預言機、跨鏈橋、數據可用性層 (DA) 、側鏈、DePIN 等專案,這類型專案雖然並不會直接面向用戶,但是對於鏈上協議至關重要,例如 Curve 需要 Chainlink 提供報價,Rollups 可以使用數據可用性層降低上鏈成本等等。

不過現階段的基礎設施生態其實有不少問題,主要可以歸納為兩點: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 建立共識網路難度高
  • DAPP 安全性破碎化

建立共識網路難度高

基礎設施通常需要獨特的節點設計與規則,有別於以太坊節點與共識機制,因此需要自行發行代幣與建立共識網路。例如 ChaInlink 為了確保報價方正確報價,建構自身的激勵網路與規則,確保節點正常運作,否則將會沒收節點質押的 LINK 代幣。

延伸閱讀:Chainlink 質押 v0.2 將於今年底推出,多種靈活質押方案

基礎設施不像是 Rollup,後者可以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建構產品。Rollup 利用外部伺服器執行交易,並藉由證明機制向 Ethereum 發送資訊確保安全性由以太坊擔保。

Web3 基礎設施除了技術之外,還需要考量如何從零到一建構一個去中心化的激勵層,確保其服務去中心化的代價非常高,所以不容易有新創團隊加入競爭 (看看 Chainlink 獨霸多久就知道了)。也因此 EigenLayer 團隊特別將這類需要自行建構共識網路的專案稱為主動驗證服務商 (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 AVS)。

另一方面,對於支持這些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的節點來說,由於質押與獎勵都是使用專案代幣,通常價格變動較主流幣種大,因此會增加節點的抗風險與評估利潤能力,降低參與意願,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立共識網路難度。

DAPP 安全性碎片化

除了基礎設施團隊面對的困擾之外,其實鏈上協議的安全性也與基礎設施選擇非常相關。

鏈上協議除了建構於區塊鏈之外,通常還會使用基礎設施完善服務。例如 AAVE 需要預言機報價、NFT 需要使用去中心化儲存層保存 metadata、所有協議都仰賴於 RPC 網路。

因此鏈上協議的安全性,不只是建構於虛擬機上的智能合約,還要考量其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只要有任何破口,就會讓協議安全性無法提升,也就造成 DAPP 安全問題碎片化。

每使用一個外部模組就多一層風險,木桶效應造成系統性安全的問題。

安全性碎片化示意圖:基礎設施網路質押資本 (安全性) 都常比較小

通常基礎設施的共識強度並不如 Ethereum 等主流區塊鏈網路強大,鏈上應用的安全性卻因此碎片化。因此大多數協議都會選擇較大的基礎設施,再次惡化小團隊不容易建構基礎設施專案的中心化問題。

EigenLayer 介紹

基於上述 AVS 產品難以建立網路共識與 DAPP 安全性碎片化兩大難題,EigenLayer 團隊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同時解決問題:提供可以質押任何代幣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層。

EigenLayer 建構了一個新的去中心化網路,提供 AVS 專案能不用發行自己的代幣辛苦建立共識網路的方式,同時延伸以太坊的安全性,讓 DAPP 使用外部基礎設施時不會損害其安全性。

EigenLayer 將以太坊的安全性無縫傳遞給去中心化基礎設施

EigenLayer 設計

那麼 EigenLayer 網路長什麼樣子呢?EigenLayer 生態主要有兩種角色:

  • stakers:質押代幣者
  • operators:AVS 節點營運者

operator 將可以決定自己要運行哪些接通 EigenLayer 的基礎設施並成為該節點,不過當然也需要符合相對應的要求,例如去中心化儲存層的節點要提供儲存空間的硬體。

因此大多一般用戶應該都是 staker 並將代幣委託給 operator,如果 operator 受到懲罰,那麼 staker 的代幣也會受損。

為了吸引一般用戶質押並降低入場門檻,EigenLayer 目標是打造可以質押多種代幣的協議,甚至包含流動性質押代幣 (LSD),例如 Lido 發行的 stETH,讓用戶可以在質押的同時享有以太坊質押利潤,提供多重收益以及靈活性。這也就是 EigenLayer 被稱為再質押 (ReStaking, RSD) 專案的由來。

EigenLayer 活化基礎設施生態

藉由上述設計,EigenLayer 可以同時解決 AVS 建立門檻過高與 DAPP 安全性破碎化問題,甚至除此之外,EigenLayer 進一步降低所有質押者的門檻,預期將可以活化基礎設施生態的環境,帶來更多的創新與安全性。

EigenLayer 將協議安全性整合

發展現況

EigenLayer 開發路線圖

EigenLayer 將分為三個階段來吸引不同的參與者進入生態系統:

  • 第一階段:吸引質押代幣者 (staker),此階段團隊提供質押服務,不過並沒有任何獎勵,質押者多是為潛在空投機會前去。
  • 第二階段:吸引 AVS 節點營運者 (operator),此階段吸引有能力運作資料可用性層的節點營運商加入生態 (現階段)
  • 第三階段:吸引多元 AVS,讓生態正式為基礎設施專案服務並提供安全性。

EigenDA 是團隊的第一個實驗 AVS

眼尖的讀者或許發現了,現在是 EigenLayer 發展的第二階段,不過如果現在沒有外部 AVS,那 operator 要運行什麼服務的節點?怎麼測試可行性?

其實在第二階段 EigenLayer 團隊有順勢打造一個資料可用性層服務 — EigenDA,作為第二階段唯一的 AVS。EigenDA 是第一個在 EigenLayer 上啟動的 AVS。

EigenDA 是第一個建立在 EigenLayer 的基礎設施

EigenDA 跟其他資料可用性層相同,為 Rollups 提供大規模吞吐量的數據儲存。

延伸閱讀:Celestia 主網啟動|模組化區塊鏈未來的機會與挑戰

EigenDA 將驗證沒有發行代幣與自家的去中心化共識網路,是否可以成功建構一個可以落地的基礎設施產品。團隊目標是可以吸引 30 個 operator 為 EigenDA 提供 1Mbps 資料傳輸的目標,並在更多 operator 參與的情況下逐步擴展到 10Mbps。

募資現狀

EigenLayer 在資本市場也有所斬獲,今年募資金額已達 5,000 萬美元,成功完成 A 輪募資。在此熊市中表現亮眼,是今年融資第六大的 Web3 專案,可見資本對於基礎設施網路的期待。

EigenLayer 未來發展

EigenLayer 成為基礎設施的基礎設施

EigenLayer 藉由再質押代幣,將 Ethereum 的安全性延伸到外部的基礎設施網路,進而降低此類專案的建構難度,同時預期可以吸引更大的資本進入基礎設施生態中,預期相關創新應用將蓬勃發展。

另一方面,鏈上協議的安全性將可以整合,降低協議依賴外部弱共識網路的安全風險,可以有效提升用戶對協議的信任,預期可以真正帶動產業更健康的成長。

EigenLayer 藉由打造一個新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解決其他基礎設施共同面對的問題,期待 EigenLayer 確實成功成為最後一個需要重新建立共識網路的基礎設施。

EigenLayer 潛在空投機會

可以發現,EigenLayer 既然要作為其他基礎設施的激勵層,那麼本身就非常有可能發行代幣,以促使更多質押者加入生態,作為用戶,將 stETH 質押至官網是非常容易的,不過需要承擔 operator 作惡風險與協議漏洞風險。

作為第六大募資專案,市場對其有許多想像空間,或許將成為另一個有潛力的空投機會。

(本文非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