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立兩端孰強孰弱?對比平台幣、去中心化交易所代幣上漲勢頭
說 2020 年是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崛起之年一點也不為過,除生態、交易量有所增長外,加密調研機構 Messari 將 DEX 代幣與中心化交易所的平台幣進行對比,其中 DEX 代幣年初至今的漲幅,是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幣的五倍以上。
DeFi 概念標的起飛
6 月 10 日鏈新聞統整了 DeFi 概念標的,發現今年 Aave、Kyber、Band、Loopring 漲幅最大,儘管去中心化金融相關加密貨幣應用的市值仍低,但不可質疑的是,它們是近兩年市場極力炒作的領域。
除了上述 DeFi 概念代幣,近日鏈新聞也對交易所平台幣的真實估值進行分析,其中 BNB、HT、OKB、FTT 當前價格都有被低估的現象,且對比 DEX 代幣,交易所平台幣今年表現完全無法比擬。
DEX VS. 平台幣漲幅
年初至 11 日,DEX 代幣平均漲幅為 241%,而交易所代幣平均僅有 44% 的成長。包括 Kyber(KNC)以接近 520% 漲幅領先,依次為 LRC(331%)、AST(244%)。
而交易所代幣則是以 OKB 排名第一,依次 HT、LEO。

Messari 研究員 Jack Purdy 指出,DEX 的交易量從 500 萬美元增加到 2,500 萬美元,雖然僅佔加密市場的 0.5%,但已經是 2019 年(0.25%)的兩倍。
而 DEX 今年的進展主要需歸功於能匯集各交易所訂單、將代幣交易分佈在多個 DEX 上的聚合器項目,包括 1inch.Exchange 和 DEX.AG。
此外,主流 DEX 也都將迎來重大升級,包括可擴展性和獎勵機制的優化,都引起了投資者對其代幣的興趣。

雖然 DEX 的大幅成長,讓許多 DeFi、去中心化理念的支持者感到興奮,但回到現實面,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盈利能力還是讓 DEX 相形見絀。
Purdy 總結道,雖然 DEX 要達到中心化交易所的獲利能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 DEX 的優勢在於無需依賴、信任中心化實體機構,盈利模式由代碼編撰也更經得起驗證,且能將手續費收益平均分配給用戶,無論是經濟模型、用戶信任度,展望未來都要比中心化交易所更具潛力。
衍伸閱讀
- 【DappRadar報告全文】2020第一季度DEX排名
- Uniswap vs Kyber:前兩大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分析
- 測試網上線,3秒出塊!幣安智能合約鏈與幣安鏈有何不同?
- 【鏈聞精選】以太坊用戶不見增長,去中心化交易所卻為何迅猛發展?
- 【鏈新聞觀察】交易所平台幣估值,快來看看你的幣有沒有「價」符其實!
立即加入 Telegram 獲得最精準的金融科技資訊、區塊鏈新知、業界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