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押上限由32改為2048 ETH討論中,有望實現自動複利、解鎖大量新驗證者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共識會議上討論了提高 ETH 質押上限的提案,這能解鎖大量等待中的新驗證者,同時也有望實現自動複合質押獎勵,但也可能帶來更高的罰沒 (Slashing) 懲罰。
新質押者排序過長
提案由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 Michael Neuder 提出,他指出將質押的上、下限固定為 32 枚 ETH,導致了龐大的驗證者總數,截至 2023 年 6 月 6 日,有超過 60 萬名活躍驗證者,等待的驗證者序列也有 9 萬名。
他認為增加質押上限有望解除未來共識層升級的障礙,提高共識機制性能以及小型、大型驗證器的運行效率。
a proposal to increase the `MAX_EFFECTIVE_BALANCE` written with @fradamt, @adiasg, and @drakefjustin!
we argue that a validator set contraction has positive implications for the roadmap, the current p2p layer, and the validators
📖 📝 ↓https://t.co/nG7DZEGlkw pic.twitter.com/PXe87DwaGS
— mikeneuder.eth | 🦇🔊 (@mikeneuder) June 6, 2023
實現自動複合獎勵
Neuder 也提到,增加質押上限還有望實現自動複合質押獎勵。
目前任何超過 32 枚 ETH 上限的質押獎勵都必須重新再質押,若按照質押 32 枚 ETH、每年 6% 利率,驗證者至少需要超過 11 年才有辦法賺取另一筆完整的 32 枚 ETH,然後再進行質押。
突破質押上限後則能改善此問題,且還有利於大型質押者降低管理大量驗證器的操作開銷。
先前報導中,我們曾針對 ETH 質押在不同的數量及條件下,分析比較各種質押操作收益:
(ETH 質押解析:獨立質押vs.流動性質押衍生品(LSD),不同條件下選擇哪個收益更好?)
不過 Neuder 也警告突破上限後帶來的潛在風險,包括可能對意外的重複提議 (double proposal) 進行更高的罰沒 (slashing)。
這仍尚未定案,開發者稱會在社群平台上進一步討論提案的實施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