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thia Lummis:力拼《Clarity Act》11 月成功立法,加密稅改估 10 年增收 6 億鎂

美國參議員 Cynthia Lummis 於 8/22 受訪時,針對「加密市場結構法案」《CLARITY Act》、加密稅改法案的進度做出最新說明。她強調,目前參議院正準備在 9、10 月完成委員會審議,力拼今年底前讓《CLARITY Act》成功立法。同時稅改法案則有望在未來十年,為美國增加約 6 億美元稅收。
力拚今年 11、12月前讓《CLARITY Act》 立法成功
首部針對「加密市場結構」的法案《Clarity Act》,於 7/18 在眾議院表決通過後,隨後送交參議院審議。對此,Lummis 表示:
- 參議院銀行委員會 (Senate Banking Committee):主要負責跟證券、銀行、金融市場有關的法規。所以在《Clarity Act》中,凡是屬於「證券」的部分,就要在 9 月先送到該委員會審查。
- 參議院農業委員會 (Senate Agriculture Committee):雖然名字叫「農業」,但因為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隸屬在這個委員會底下,所以它負責審查商品 (Commodities) 相關的數位資產。因此《Clarity Act》裡和「商品」相關的內容,就會在 10 月交給農業委員會審查。
她補充,最後會將「眾院法案、參院銀行委員會版本、參院農業委員會版本」 三方整合,組成一個統一版本,送交參議院表決。
目標是在感恩節 (11/27) 或聖誕節 (12/25) 前夕,交由川普總統簽署立法。
參議院版增列「附屬 」定義,劃分證券與商品
在內容設計上,參議院版本會引入「附屬資產」(Ancillary Assets) 定義,用來劃分哪些數位資產要歸類為證券、哪些屬於商品,哪些分別交由證交會 (SEC) 與 CFTC 監管。同時法案將建立 CFTC 的現貨市場監管機制,確保市場有明確監管歸屬。
Lummis 也強調,參議院會盡可能維持眾議院版本的雙黨合作基礎,不會在參議院過度修改,以維持兩院共識。
稅改要修正「經紀商」定義,避免誤傷產業
除了《Clarity Act》,Lummis 近期也提出加密稅改法案。起因爲 2021 年 11 月,拜登總統簽署《基礎建設投資與就業法案》(IIJA),在其中新增條款將「數位資產」納入《國內稅收法典》(Internal Revenue Code) ,並要求「經紀商」(Broker) 向國稅局申報交易紀錄,類似券商申報股票交易。
不過由於定義過於寬泛,可能把礦工、錢包開發商、節點運營者等不具客戶資料的角色也納入,引發爭議。因此 Lummis 表示,她所提出的「加密稅改法案」就是要修正這個錯誤定義,讓「Broker」只限於真正負責撮合、交易或保管加密資產的業者,而不是把無關的對象也算進去。
設立免稅門檻,取消雙重課稅
同時,該稅改法案設立小額交易免稅門檻。也就是:
「單筆交易若不超過 300 美元、年度累積不超過 5,000 美元,就不用課稅。」
另一大修正重點在於取消雙重課稅。Lummis 解釋,目前加密資產在「挖礦或質押」以及「出售」時都被課稅,但這種情況在黃金等其他商品上並不存在,因此改革後將「只在交易時課稅」,讓加密資產比照黃金等其他商品處理。
此外法案也納入「洗售交易規範」(Wash Sale Rule),讓規範與法幣一致,避免不合理的避稅漏洞。她引用根據國會稅收聯合委員會 (JCT) 的數據表示,這項稅制改革在 2025 至 2034 年間,將為美國增加約 6 億美元的稅收。
美國拚回數位資產中心,不犧牲投資人權益
Lummis 回顧,過去產業對於市場結構與稅制立法的回饋並不積極,但隨著川普政府對加密產業陸續釋出友好態度,加上立法勢在必行,近期也大量湧入來自產業的各種良性建議。
她表示,參議院正吸收各界建議,目標是在不犧牲投資人權益的情況下,確保美國仍是數位資產的中心,並吸引曾因監管不明而外流的業者回流。
(Cynthia Lummis 推加密房貸法案,年輕人可用 BTC 申請房貸買房)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