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美國銀行業待 GENIUS 法案通過,將共同成立穩定幣聯盟

近期,花旗與摩根大通等美國重量級銀行,紛紛釋出穩定幣與代幣化存款計畫,顯示傳統金融機構正摩拳擦掌準備親自下場搶佔份額,待《GENIUS》法案順利過關,隨著美元穩定幣的合法地位日漸鞏固,美國銀行業也傳出將共組穩定幣聯盟。
花旗佈局四大領域,從代幣化存款搶先出擊
路透社報導,花旗銀行 CEO Jane Fraser 在本週的財報電話會議中透露,該行正積極評估發行自家穩定幣「Citi stablecoin」,不過強調重點並不在於發行,而是更聚焦在「代幣化存款 (tokenized deposits)」的應用潛力。
她指出:「企業客戶期待的是一個具備即時、跨資產、跨銀行與跨境支付能力的解決方案,同時也要確保合規與會計上可追溯。」
Dragonfly 投資人 Omar 整理花旗目前聚焦的四大領域,主要包括:
-
法幣與加密資產的雙向出入金通道 (ramps)
-
穩定幣儲備管理服務 (reserve management)
-
自家穩定幣發行
-
代幣化存款與清算服務
他透露,其「花旗代幣服務 (Citi Token Services)」平台未來將能夠讓資產在紐約、香港與倫敦三地間即時轉移,而無需承擔傳統跨境支付的高昂成本,最大化提升資產流動性與融資效率。
摩根大通、渣打、DTCC 紛紛跟進:穩定幣市場規模明年成長三倍
同時,即便摩根大通執行長 Jamie Dimon 長期對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但他本週也坦言,該行將參與穩定幣與存款代幣的發展。上個月,該行才剛宣布將與美國交易所 Coinbase 合作,於其 L2 Base 下推出存款代幣 JPMD 的試點計劃,進一步測試資產上鏈的可行性。
(摩根大通、Coinbase 合推 JPMD 存款代幣試點計畫,Base 為測試首選)
不只如此,美國存款信託公司 DTCC 也傳出正在開發自家穩定幣,顯示華爾街對於穩定幣的熱度已從商業銀行蔓延到基礎金融設施。
渣打銀行數位資產主管 Geoffrey Kendrick 近期更指出,他與華府、紐約和波士頓的銀行業人員對話中,有 90% 都圍繞穩定幣:
當穩定幣市值突破 7,500 億美元後,將對傳統金融資產如國債、貨幣市場基金等產生重大影響,進一步牽動利率政策與資金流動結構。
他預測:「穩定幣總市值將於 2026 年底前達到 7,500 億美元,從目前的 2,570 億美元成長近三倍。」
三大加密法案推進中,美國銀行業「穩定幣聯盟」蓄勢待發
這波穩定幣熱潮背後,少不了政治力量的推波助瀾。川普政府近期積極推動加密三大法案,旨在建立美國從穩定幣到 CBDC 等加密資產的合規制度。隨著程序案在今日表決過關,眾院近日將正式就三大加密法案開始辯論,並進入最終表決階段。
(美國三大加密法案關鍵程序案通過!眾院即將審議,共和黨內部雜音不斷)
其中,《GENIUS》法案一旦通過,將為美元穩定幣提供清晰的監管與法律地位,讓銀行與機構能安心進場。管理資產超過 770 億美元的美國 PNC 銀行,其 CEO William Demchak 對此明確表示:
一旦《GENIUS》法案過關,美國銀行業將會推出一個由多家銀行組成的穩定幣聯盟。
這個說法也與花旗財報所提及的多家銀行合作相互呼應。
(南韓國民銀行聯手八家同業成立穩定幣合資公司,央行踩剎車:審慎為重)
穩定幣未來:由銀行主導的數位美元新秩序?
不難看出,華爾街正虎視眈眈望向穩定幣市場,未來不只是加密貨幣將融入日常,全球金融系統也將逐漸重建。而這場由美國銀行巨頭發起的攻勢,也將為全球穩定幣市場帶來衝擊。政府與銀行是否會從 Tether 與 Circle 等私人科技公司手中奪回主導權,也格外引人關注。
(從摩根大通到以太坊:鏈上「可控隱私」如何改變區塊鏈及金融遊戲規則?)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