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考慮推出人民幣穩定幣:專注跨境貿易支付、避免美元霸權擴張

Crumax
分享
中國考慮推出人民幣穩定幣:專注跨境貿易支付、避免美元霸權擴張

路透社報導,中國政府正就是否發行人民幣穩定幣進行審議,以推動其法幣在全球支付與跨境貿易中的地位。此舉不僅代表中國在數位資產政策上的重大轉變,也被視為對美國積極推動美元穩定幣的直接回應。

從數位人民幣到穩定幣:中國加密政策的重大轉向

過去幾年,北京在數位資產上的立場極為嚴格。自 2021 年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與挖礦以來,中國一直將政策焦點放在由央行主導的數位人民幣 (e-CNY),而非開放民間發行代幣。

(中國央行推行數位人民幣,行長潘功勝暗喻:傳統支付成川普關稅制裁工具)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然而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國務院正準備於 8 月底審議一份人民幣國際化藍圖,內容首次納入「人民幣穩定幣」的可行性。若獲批,將是中國金融政策上的一大突破,也象徵官方願意從單一路線轉向多管齊下。

藍圖預計將設定人民幣在境外使用的目標,也將明確各部門的監管責任,並制定風險管理準則。對北京政府而言,這既是對外擴張的戰略考量,也是內部風險管控的必要保障。

美元擴張壓力:人民幣該如何切入?

中國此舉背後的一大動力,無疑是美元在全球金融系統中的壓倒性優勢。

根據全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SWIFT) 數據,美元在今年 6 月仍佔全球支付份額約 47%,而人民幣的份額僅約 2.9%,排名第六,甚至已跌至兩年低點。如此大的差距讓北京在國際金融競爭中處於被動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穩定幣市場的優勢可謂更加突出。CMC 數據顯示,包括 USDT 與 USDC 等的美元穩定幣幾乎壟斷市場,佔比高達 98%,總市值超過 2,600 億美元,可以說是美元早已佔據了主導地位。

與此同時,川普政府更藉由《GENIUS》落實監管框架,加速推動美元國際化。面對這股浪潮,中國急需提出對應方案,以避免落於人後。

翻閱人民幣穩定幣藍圖:香港與上海成先行者

藍圖指出,人民幣穩定幣潛在的最大應用場景是跨境支付與貿易結算。相比傳統金融管道,穩定幣具備 24/7 即時清算、低成本且可程式化等優勢,能夠支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的經貿往來。

消息人士更透露,香港與上海已被選為推行該政策的優先地點。前者已於 8 月 1 日推出穩定幣專屬監管框架,吸引金融機構與企業爭相申請相關牌照;上海則設立數位人民幣國際化中心,明確提出須削弱對單一主權貨幣的「過度依賴」。

(香港證監會強化虛擬資產託管規範:冷錢包、盲簽、實時監控全上陣)

預計此議題將在 8 月 31 日至 9 月 1 日於天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 (SCO) 峰會上進行討論。

中國謹慎開放:機會與風險取捨成關鍵

儘管政策討論升溫,北京與監管當局對穩定幣的態度仍顯謹慎,特別關注非法炒作與金融活動。今年 7 月,深圳當局就曾點名人民幣掛鉤代幣存在詐騙風險;8 月初更下令限制境內的穩定幣宣傳活動,以免竄升投機熱潮。

因此人民幣穩定幣若真獲批准,其發行、流通與使用仍將被嚴格限制在中國的合規框架內,在國際金融局勢與民間炒作風險之間,如何把關控制也成了北京當局的首要課題。

如今,以穩定幣為首的數位金融基礎設施,又成了中美角力的新戰場。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