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界的勞工節:一場真正達成民主與共識的革命

DW
分享
區塊鏈界的勞工節:一場真正達成民主與共識的革命

美國每年在九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慶祝勞工節,而世界多數地區則選擇在五月一日紀念勞工運動。這看似只是日期上的差異,實則反映出權力運作、政治選擇與社會運動在歷史中的深層變化。

當工人階級為爭取基本權益,不得不以罷工、抗爭甚至流血革命為代價時,區塊鏈世界的「礦工」與參與者,則選擇透過分叉與退出機制,在沒有暴力的情況下重塑共識機制 (Consensus)、另起爐灶,開創新的民主制度。本文啟發自 Lightspeed 電子報,原文標題為「The Right to Blockchain」,作者為 Donovan Choy,嘗試從歷史與技術並陳的角度,重新審視勞工節在去中心化時代的意義。

美國的九一勞工節淡化勞資對立色彩、成為烤肉慶典

美國勞工節的源起可以追溯至 19 世紀末美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制的罷工運動。1886 年 5 月 4 日,芝加哥乾草市場的一場和平示威遭遇暴力鎮壓,引發流血衝突,震驚全國。這場事件激發了國際勞工運動的覺醒,促使五月一日成為國際勞動節。歐洲、亞洲、拉丁美洲與非洲的勞工團體紛紛響應。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然而,美國政府在 1894 年普爾曼罷工 (Pullman Strike) 後,選擇將勞工節定在九月,與激進工運脫鉤,企圖從革命色彩中抽身,轉向較為「和平」的勞工慶典,美國九一勞工節長假,民眾大多選擇開派對,在自家或是海灘山裡烤肉,舉國充滿烤肉香。

這種安排是種刻意選擇。工人以罷工為手段,爭取權益;國家則以法律和淡化方式維持秩序。正如自由主義作家安蘭德所言,所有人類權利的爭取,都是與政治權力的搏鬥。當法律的鐘擺左右搖擺,不同利益團體便只能靠遊說與抗爭爭取一席之地。這正是傳統社會制度的困境:權力的爭奪成為唯一改變現狀的方式,但往往帶來傷害與代價。

區塊鏈:從分岔退出到建立新共識的民主革命

而區塊鏈,則提供了一種根本不同的改變方式。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技術,不靠佔領、罷工或遊說來改變遊戲規則,而是透過退出(exit)和分岔來實現共識的重構。這種退出是用腳移動,而非街頭上的對抗。

在區塊鏈世界中,當意見分歧無法化解,用戶與開發者可以選擇分岔(Fork)或遷移(Migrate),用代碼與資本重新組織新秩序,例如:

  • 比特幣社群對區塊大小有爭議,結果比特幣現金 Bitcoin Cash 誕生。
  • 以太坊用戶擔憂質押集中,便轉向其他質押平台。
  • OpenSea 嘗試強制版稅,Blur 則用「免版稅」吸引用戶。
  • DeFi 用戶也可自由轉移流動性,從Compound到Aave,從Balancer到Uniswap。

這些例子展現了開源與可重組的威力:共識體制不需要人人都同意接受,不同意可以選擇離開來形成新共識。這正是區塊鏈創新的本質所在,不是強制共識,而是選擇共識。

勞工節的精神在鏈上延續

在傳統的勞工運動中,勞工爭取的,是參與制定規則的權利。在區塊鏈中,這種權利並非透過抗爭取得,而是透過代碼、協議與市場自由流動實現。這是一種全新的共識機制:當人們不再滿意現有制度,不需上街抗議,只需將資產與注意力轉移到更具吸引力的協議上。這種制度不靠中心化的統治,而靠群體行動的自發性,達成民主共識。

今天,我們或許可以重新思考勞工節的意義。在鏈上,勞動者不再只是被動接受制度的「公民」,而是主動參與建構協議的「創作者」。區塊鏈所象徵的,不只是科技進步,更是一種對實體世界裡權力結構的重新編碼。

在這樣的世界裡,退出不再是絕望的抗議,而是希望的起點。這樣的自由,也許正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區塊鏈勞工節」。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