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探索 ETF 代幣化,領航華爾街巨頭的金融市場上鏈之路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正推動實驗,將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帶上區塊鏈,旨在延續該公司在比特幣 ETF 和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上的成功,儘管得先克服監管障礙,但仍預告著金融市場正走向數位化的未來。
貝萊德嘗試把 ETF 上鏈,交易將打破時空限制?
彭博社報導,貝萊德正研究如何將 ETF 代幣化,讓其能在區塊鏈上以代幣形式交易。這代表投資人未來有望能 24/7 且不受時區限制進行交易,甚至能讓全球各國更輕鬆地在市場上取得美國的金融產品。
更關鍵的是,隨著金融產品逐步上鏈,代幣化 ETF 也有望在加密金融生態中充當抵押品,實現借貸等更多應用場景,解放傳統非流動資產的全天候流動性與靈活度。
(機構 DeFi 新時代:Aave 推出 Horizon,機構也能抵押代幣化資產借出穩定幣?)
從 BUIDL 到比特幣現貨 ETF:貝萊德的數位資產佈局
這並非貝萊德首次涉足代幣化,該公司在去年推出代幣化美債基金 BUIDL,如今規模已突破 22 億美元,並受到多家加密平台支持。

此外,貝萊德的比特幣現貨 ETF (IBIT) 與以太坊現貨 ETF (ETHA),更是史上最快達到百億美元規模的 ETF 前三名。
該公司執行長 Larry Fink 也多次公開表示「所有金融資產都能被代幣化」,並在 2025 年年度信件中重申其立場。從 BUIDL 到更多 ETF 上鏈,貝萊德明顯正將代幣化視為該公司未來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
(貝萊德執行長 Larry Fink 看好資產代幣化,是對加密貨幣的利好嗎?)
代幣化已是現在式:新創券商與金融巨頭腳步一致
除了 貝萊德,其他金融機構與交易所也在加速佈局。Kraken 和 Robinhood 已於海外提供代幣化股票交易、納斯達克交易所 (Nasdaq) 更已向 SEC 申請,希望在美國推出代幣化股票產品。種種趨勢顯示,代幣化不再只是實驗,該技術正逐漸走向主流金融市場中。
(納斯達克向 SEC 申請交易「代幣化股票」:結算維持 T+1,不開放 24 / 7 交易)
然而貝萊德也坦言,更多 ETF 代幣化的推進仍存在挑戰,包括傳統 ETF 與代幣化 ETF 的結算流程如何銜接、以及監管與基礎設施的成熟度等,都是需要面對的主要難題。
市場小但意義大:代幣化的未來藍圖
RWA.xyz 數據顯示,目前全球代幣化資產規模僅約 280 億美元,遠不及數十兆美元的美國 ETF 市場。然而以貝萊德為首的金融機構的積極探索,凸顯代幣化技術正逐步顛覆傳統金融規則。
若納斯達克的申請獲批,美國或將先從股市開始,迎來首次立足於區塊鏈技術的重大變遷,成為未來金融市場數位化的重大里程碑。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