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花大錢整理資產,合理嗎?交易所通常這麼做
以太坊鏈上手續費在 9 月 21 日時竄升引發社群關注,幣安對外宣稱是趁 Gas 較低時整理錢包所致,也是交易所業務的正常流程。但幣安花費近百萬 Gas Fee 整理錢包的行為也引發批評,甚至出現幣安是在支付天價罰金的說法。對此獨立研究員 Haotian 發佈分析反駁。
交易所錢包的兩種整理方式
Haotian 曾任職知名資安機構 PeckShield,也是獨立研究員,他有自己的 Blog HaotianCryptoInsight。
他抨擊每次事發異常,總是謠言先行於事實,所以他為此撰文講述交易所的業務機制,他指出交易所在整理錢包上通常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用戶入金隨即轉入歸集地址
-
做法:用戶入金後,隨即將相應資產轉往熱錢包
-
優點:交易分散、用戶不會察覺
-
缺點:交易數更多,遇到高 Gas Fee 時期需吸收成本
第二種:定期進行錢包歸集
-
做法:用戶入金後,零散 EOA 錢包保持不動,用戶出金直接從大的熱錢包提幣,定期進行錢包歸集
-
優點:能選擇 Gas Fee 較低時期來操作
-
缺點:容易引發關注、導致公關事件,難以解釋為何需要進行「錢包歸集」以及高額的 Gas Fee 成本
比較 OKX、幣安做法
Haotian 指出 OKX 的做法是第一種,幣安則是第二種。
他比較了 Binance14 及 OKX3 兩個地址 (兩者數據懸殊,僅供參考),
Binance14
Binance14 資產將近 11 萬 ETH,總計消耗 1 萬 ETH,9/13 曾單日消耗 388 ETH,最高紀錄一天消耗 871 ETH。

OKX3
OKX3 的資產規模較小,總計消耗 1,530 ETH,下圖也能看出日均消耗費用較均衡,最高一天僅花費 15 ETH。

他表示在交易所的業務邏輯下,無論選擇哪種方案都存在大量成本,而各家策略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他也呼籲不要不懂就亂罵,導致負責整理錢包的負責人丟掉工作。
錢包歸集不只涉及成本問題
Haotian 最後再次重申,交易所的錢包歸集不只涉及成本問題,還包括:
-
成本優化
-
安全風控
-
內控流程
-
資金效率
他呼籲大家理性討論:
回顧 Binance14 錢包可以發現,類似的高 Gas Fee 錢包歸集並非個案,顯示是幣安綜合考慮後得出的權衡方案。我只能再科普這麼多了,更多細節必須要官方出面了,幣安中秋的禮盒也沒我的份,沒必要幫他們說話,無非是站在行業角度,輸出一點專業認知而已,黑子勿噴。
Update:上文只是客观阐述了一些商业考量可能性。没想到大家如此关注技术细节,我再补充一些观点:
首先,大家得清楚交易所资产归集管理会涉及成本优化、安全风控、内部审批流程、资金效率等多个问题,成本优化只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但不是绝对。… https://t.co/84eOQ7MdSh pic.twitter.com/U9Z7P7cRr0
— Haotian | CryptoInsight (@tmel0211) September 2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