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S 大當機牽連區塊鏈延宕?雲端服務集中化揭加密「去中心化假象」

Crumax
分享
AWS 大當機牽連區塊鏈延宕?雲端服務集中化揭加密「去中心化假象」

10 月 20 日,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發生重大中斷,波及上千個網站與應用,其中包括 Coinbase、Infura、Robinhood 等知名加密服務,也再次揭露加密產業部分節點依賴雲端供應商的「去中心化」矛盾現實。

AWS 中斷波及加密產業:多家交易所與錢包服務受創

10 月 20 日晚間,AWS 發生大規模當機事件,導致全球數千個網站與應用程式服務中斷,包括迪士尼、麥當勞、ChatGPT、Paypal、Reddit、Venmo 和 Robinhood 等。

而在加密領域,舉凡 Coinbase 與其旗下的 L2 網路 Base、 ConsenSys 旗下提供區塊鏈 API 的 Infura、甚至是部分以太坊及其 L2 節點,也相繼回報服務異常。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部分 DApp 在當時無法透過 Infura 連線到以太坊區塊鏈的錯誤訊息

Infura 隨後也證實,受中斷影響的網路端點包括以太坊主網、Polygon、Optimism、Arbitrum、Linea 與 Scroll。

由於 Infura 負責眾多錢包與應用程式的後端連線,前端存取一旦停擺,即便主網共識層仍在正常出塊,但大多數使用者與區塊鏈互動的介面,仍將陷入離線狀態。

(基礎設施提供商 Infura 為何需要提供去中心化 RPC 網路 DIN?)

AWS 當機揭穿真相:社群嘲諷「去中心化假象」

此事的發生無疑也引發了外界對區塊鏈網路的關注。前 CoinDesk 編輯 Ben Schiller 和 SheFi 創辦人 Maggie Love 紛紛在 X 平台上表示:「如果 AWS 當機時我們無法連接以太坊主網,那我們根本稱不上去中心化。」

投資組合管理應用 Rotki 創辦人 Lefteris 更直言

大家高談去中心化與抗審查,但現實是加密生態都仰賴雲端。當然,你依然能再不依賴雲端的情況下運行自己的節點,但如果 99.99% 的使用者都透過雲端節點互動,那這並不是真正「去中心化」的系統。

Polygon 資安長 Mudit Gupta 則回應:「那只是其中一個 RPC 供應商而已,去中心化的意義在於不至於全部癱瘓。」

與 L2 網路受到大幅影響形成對比,主要的 L1 區塊鏈如 Bitcoin 和 Solana 等仍維持正常運作,顯示分散運行於多地的節點架構,仍能在雲端故障時維持穩定。

(以太坊基礎設施服務 Infura 故障!不能用 MetaMask 時,如何切換 RPC 解決?)

集中化風險浮現:雲端依賴成區塊鏈隱患

AWS、Google Cloud、Microsoft Azure 等雲端巨頭,長期為加密產業提供節點託管與 API 服務。然而,這也形成了「單點故障 (Single Point of Failure)」風險。

即便區塊鏈本身去中心化,但其上層應用、交易前端與基礎設施若過度集中於少數雲端服務供應商,就可能因一場雲端當機而癱瘓整個網路。

這次事件並非首次發生。早在 2025 年 4 月,AWS 就曾出現同樣的大規模故障,導致多家交易所與基礎設施離線。半年後,產業似乎仍未汲取教訓。

正如 Pocket Network 的基礎設施營運長 Jenkins 指出:

網際網路原本設計是讓每個人都能自行運行節點並分享資料,但如今集中式雲端服務成為主流,每一個新應用只會讓這個問題變得更糟。

去中心化的挑戰在於基礎設施

回到區塊鏈和加密領域,若要真正達成去中心化的願景,產業或許必須將重心聚焦於基礎設施層,推動多雲端部署、自營節點、分散式 RPC 與開放數據網路,讓區塊鏈不再被 AWS 的開關牽動命脈。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