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uril 創辦人:台灣別等外援來救,先用自家晶片產業自救

Louis Lin
分享
Anduril 創辦人:台灣別等外援來救,先用自家晶片產業自救

美國 AI 防務科技公司 Anduril 創辦人 Palmer Luckey 於 10/19 受訪,再次向台灣喊話。他表示,台灣在全球站戰略與科技工業製造鏈中,佔有關鍵位置。強調台灣必須相信自己能贏,更要把晶片製造優勢轉為防禦能力。

台灣要先相信能贏,否則中國就已經贏了

Luckey 指出,台灣面對中國威脅,最危險的不是戰爭本身,而是失去信念。他談到:

「當台灣人真的相信『打不贏』時,就是中國真正勝利的時刻。」

他強調,無論實際軍力差距如何,心理上的勝負會先決定局勢。美國或其他盟友等任何的外部支援,都比不上台灣內部要有「我們可以贏」的共識。這種信念,不只是士氣問題,而是嚇阻戰爭的關鍵。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請把半導體、碳纖維製造等技術,轉化爲戰略用途

Luckey 表示,全世界只有五、六個國家能完全自行打造先進武器的工業鏈,像是美國、日本、韓國、德國,還有台灣。

他指出,台灣不該只滿足於做全球晶片供應商,而應該把產業鏈轉為戰略資產,像是:

  • 半導體製程:運用在導引系統與軍用電腦晶片。

  • 相機感測技術:用來做飛彈導引頭。

  • 碳纖維與複合材料壓製技術:轉成碳纖巡弋飛彈外殼。

他舉例說,工程設計應以現有設備為基礎,指出:

「如果台灣的工廠能壓出碳纖維腳踏車車架,那就用現有條件,設計出能在同台機器做出來的飛彈、做出能打的武器。不要幻想加大產能、升級機器再做,因為那設備根本不存在。」

這種思維,呼應他對美國軍工體系的批評,也就是武器設計脫離現實製造。他認為台灣反而擁有這種「從工廠出發的實戰工程文化」。

嚇阻勝於開戰,讓中國痛到不敢動手

Luckey 的核心論點是強調「嚇阻勝於開戰」。他表示,美國的角色應該是「全球軍火商」,不是世界警察。要隨時提供盟友足夠、防衛性強、價格合理的武器,讓像台灣這樣的國家能自我防衛、不被併吞。

「如果能讓中國覺得『一但動手會痛到受不了』,無論是第 1 天戰損、第 100 天經濟代價,還是第 1000 天仍陷入台灣游擊戰,那他們就不會開戰。嚇阻就是最好的和平。」

他也暗示,美國應協助盟友擴產與設計能自製的防衛設備,而台灣在這方面具備完整供應鏈與技術能力,只要政策允許,能自給自足、甚至輸出。

不要等別人來救,先用自己的產業救自己

他說,台灣青年擁有世界級的工程技術能力,但如果把全部才華用在娛樂性消費產品,而不是國安領域,就會失去改變命運的機會。他向台灣喊話:

「防衛不是別人的事。你們有晶片、有材料、有軟體、有製造鏈,如果不用這些去守護家園,那還有誰會幫你?」

他以自己為例,19 歲創業、25 歲轉進國防,沒有軍方背景、照樣做出能上戰場的系統,勉勵台灣年輕人勇敢投入科技防衛領域。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