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評估晶片出口管制手段,外交部:不想用但必要時會回應

Louis Lin
分享
台灣評估晶片出口管制手段,外交部:不想用但必要時會回應

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政府正在評估是否把「晶片出口管制」納入外交手段。這項措施先前曾短暫對南非實施,又迅速喊停,引發外界關注台灣是否會用半導體當成外交籌碼。林佳龍強調,政府不希望武器化半導體,但若他國損害台灣利益,政府仍需有所回應。

外交緊繃升溫,南非要求台灣搬遷辦事處

台灣與南非的外交緊張已持續一段時間。南非自 2023 年起施壓台灣,要求將「駐南非台北聯絡辦事處」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搬到商業城市約翰尼斯堡。

這項要求是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南非所主辦的金磚國家峰會 (BRICS) 後提出,使外界認為台灣與南非關係趨於敏感。到了 2024 年,南非在迎接 G20 會議 (習近平預計出席) 前,再度施壓,要求台灣配合搬遷。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台灣祭出晶片管制,措施兩天後緊急喊停

2025 年 9 月,台灣政府罕見地首次單方面對南非啟動半導體出口管制,理由是南非採取「危害我國國家與公共安全」的行動。

但該措施僅維持兩天,政府便宣布暫緩實施,顯示台灣對於使用半導體作為外交手段仍極為謹慎。這起事件也引發外界討論:政府是否可能將同樣作法擴大到其他不友善國家?

而最受關注的是全球最依賴台灣晶片的中國。中國當時已公開批評台灣對南非啟動晶片出口管制。

外交部強調審慎應對,中國密切關注情勢發展

時間來到 11/13,外交部長林佳龍在台北簡報會上重申政府立場。他表示:

「我們希望不要用到這些措施,但如果對方傷害我們的利益,我們也需要回應。」

他強調晶片管制的確在政府評估的應對手段當中,但不代表會全部實施,也未明確點名是否針對南非或其他國家。同時他也強調:「台灣不想把半導體武器化。」

據報導,台灣曾考慮將經貿政策納入外交工具,但政府內部也擔心影響全球供應鏈,甚至波及台積電這類 AI 晶片核心廠商。中國被視為最容易受影響的市場,因此中國相當密切關注台灣動作,而北京外交部尚未回應林佳龍最新談話。南非則在 G20 前夕持續要求台灣調整辦事處位置,使雙方關係再度升溫。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