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AI 千問公測版上線,劍指 ChatGPT、挑戰既有訂閱制模式
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正式推出全能 AI 應用程式「千問 (Qwen)」,主打全面免費、生活與工作一次包辦。這款 App 不僅挑戰中國當地的 AI 新創,也直接挑戰以 OpenAI、Anthropic 為首的訂閱制商業模式。專家指出,阿里以免費策略換取流量與回饋,有望大幅提升其 AI 模型的進化速度。
阿里巴巴打造全能型免費 AI:千問正式上線
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其全方位 AI 應用「千問」公測版正式上線, 並同步提供網頁和 PC 版,由阿里雲開源模型「通義千問」驅動,定位為什麼都能辦到的個人 AI 助手。
千問預計將陸續整合通訊聊天、地圖導航、外送、訂票、購物與學習等服務,旨在成為用戶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多功能工具。
消息一出,也傳出多名用戶反應該應用顯示「入口雍塞」,出現在對話框輸入指令後無法獲得回應、或服務暫時不可用的情況。
免費策略迎戰 OpenAI 訂閱制、中國豆包與智譜成競爭對手
與全球主流 AI 服務採用訂閱或分級付費不同,千問以「完全免費」作為核心策略。多項整合服務也使其成為跨領域應用的入口,市場普遍認為該策略對 OpenAI 等國外公司構成壓力。這也是阿里近年推廣 AI 大規模普及化的最明確動作之一。
同時,中國 AI 大戰也因千問的進入而白熱化,競爭對手包括字節跳動推出的「豆包 (Doubao)」、智譜 AI 的創新「ChatGLM (General Language Model)」、以及月之暗面 (Moonshot AI) 的 Kimi 等。
其中,Kimi 與 ChatGLM 近期才開始對部分服務收費,這讓 Qwen 的免費策略更具攻擊力,也可能迫使同業重新思考商業模式。
(阿里巴巴 AI 預算調升逾 50 億美元,股價上漲逾 9%)
使用者越多越強:阿里藉流量加速 AI 模型進化
諮詢公司 Omdia 分析師 Su Lian Jye 指出,Qwen 的免費策略有助於快速累積大量使用者,而更多使用者將帶來更多回饋,能直接提升阿里雲 AI 模型的迭代能力。
阿里近兩年也積極推動通義千問模型的開源化,使其能被第三方自由使用與改造,加速生態擴張。
透過將 AI 模型普及並商品化,中國持續善用其優勢:「以開源模型破壞既有的商業模式,同時販售配套硬體產品與解決方案,並持續提升品質與市佔率。」
(剖析中國 AI 開源戰略:商品化普及結合硬體強項,瓦解美國科技業優勢)
阿里否認金融時報指控:未向中國軍方提供 AI 技術
週末,阿里巴巴也回應了《金融時報》一篇聲稱其向中國軍方提供技術能力的報導,強調指控不實。面對外界關注,阿里再次表明其在 AI 領域的商業化與開源策略與軍事領域無關,旨在強化品牌與國際公信力。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