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 示警:AI 改寫網購路徑,Google、Amazon 電商模式陷危機

自從 AI 搜尋模型問世後,外界就開始討論 Google 等搜尋巨頭的主要經濟是否會被重創。知名風投 a16z 兩位合夥人 Justine Moore 和 Alex Rampell 於 8/12 發布的 AI 經濟報告透露,真正被 AI 吃掉流量的,其實不是 Google 用來賺錢的搜尋來源,而是那些沒有廣告價值、純粹求知的資訊型查詢。
兩位指出,Google 真正的經濟命脈是那些「有購物意圖」的搜尋,像是「哪款筆電必買」、「哪款氣炸鍋 CP 值最高」等等,目前這些高價值的搜尋流量扔掌握在 Google 手上。但隨著 AI 模型對使用者需求越來越清晰、甚至主動推薦產品,搜尋經濟目前才正要大洗牌。
AI 會先吃掉知識型搜尋,不是賺錢廣告查詢
兩位指出,搜尋可以分成兩種:
-
資訊型查詢:像「鈰元素當中有幾個質子?」這類問題,這個沒有廣告商想投放,自然不會賺錢。
-
商業型查詢:像「哪支網球拍品質最好?」這類查詢會帶來購買行為,是 Google 最賺錢的來源。
Google 可能掉了很多搜尋流量,但只要它守住這些「有購買意圖」的搜尋,就不怕被 AI 搶走流量。
購物行為分 5 大種,AI 最快吃掉中間 3 種
兩位把人類的消費行為分成 5 個等級,並逐一分析 AI 在這當中扮演的角色:
1. 衝動型購物
像是被抖音、FB 洗到一件潮牌、或是 IG 上的潮流精品,讓消費者馬上下單,這種「看到才想買」的行為不太需要 AI 幫忙研究,但未來廣告會越來越個人化,比如動態客製名字、樣式等,吸引力更強。
2. 日常必需品
像寵物飼料、盥洗用品這種「買過就固定買」的產品,AI 可以自動追蹤價格來幫忙下單,未來可能會直接從不同通路中選擇 CP 高的選項,還會自動補貨。
3. 生活風格型購物
例如選一款用戶常用的化妝品、沙發或是居家擺飾,這種東西沒有標準答案,需要一點研究和個人喜好。AI 可以根據過往的消費紀錄,進而分析用戶的喜愛的外觀風格、甚至膚質、身形,整理出「最適合用戶」的選項。
4. 功能型購物
買腳踏車、電腦、手機、家具等,都是需要深思熟慮的大筆支出。這時,AI 不只是推薦產品,還可以像「產品顧問」一樣和用戶語音對談來了解使用需求,幫忙搭配合適單品。
5. 人生大事型購物
像是買房、辦婚禮、選大學、人生保險,這些是長時間的規劃過程。AI 在這些情境中會像「教練」,幫忙研究方案、分析利弊、模擬選擇、甚至幫你畫重點看合約。創業圈已經出現不少人用 AI (像 Claude) 來標記投資條款。
食物、旅遊、醫療消費太個人化,暫不列入討論
食物與旅遊的消費習慣因人而異,有人是日常消費,有人當作奢侈享受。醫療則因健康狀況無法掌控,消費模式不明確。這三項雖有潛力,但兩位先暫不納入本文分析。
亞馬遜、Shopify 雖也有風險,但也比 Google 穩
兩位指出,Google 的強項在「搜尋意圖」,但亞馬遜 (Amazon) 與 Shopify 是直接掌握「消費行動」。亞馬遜擁有搜尋、配送、回購紀錄與商品評論,是完整的電商一條龍服務。而 Shopify 是協助中小商家上架、結帳,逐漸接觸消費端。
兩位表示,AI 再怎麼搶走搜尋流量,消費者只要最後還是在亞馬遜或 Shopify 交易,這兩家公司就穩了。
而 Google 握有龐大的用戶與技術優勢,也手握大量用戶的支付資料 (透過 Google Pay)。未來如果推出「AI 比價幫手」再結合「自動下單」,像進化版的亞馬遜 CamelCamelCamel 的價格追蹤服務,也不是不可能。
AI 要真的成為購物助手,還得解決四大難題
兩位表示,要讓 AI 從「推薦」變成「下單」,還要補足以下條件:
1. 資料乾淨、可信度高
現在的商品評論充斥假帳號、灌水留言,AI 資料來源不夠乾淨。假設未來 AI 能整理用戶實測的真實數據,才有機會做出像人一樣的推薦。
2. 電商平台 API 要統一開放
AI 代理要能看見最新價格、庫存、甚至直接幫忙加進購物車、結帳,且同時整合各大平台資料。目前電商生態仍相當破碎,限制 AI 的即時反應與自動化行動。
3. 用戶需要 AI 記得愛好又可彈性調整
AI 要記得你不喜歡棉質毛衣、偏愛高價機票但買生活用品會精打細算,還要能隨時間彈性調整,這需要多面向的動態記憶系統。
4. 嵌入式互動要更自然
AI 最理想的模式是能從你日常行為中推論出你的消費偏好,例如用戶在某個商品頁停留很久,或買完東西後主動問用戶回饋,這些互動都能進一步提升 AI 的推薦能力。
AI 即將重塑電商版圖
兩位最後表示,現在的 AI 搜尋只是從「不會賺錢的查詢」切入市場,但中間的「生活型、功能型、日常型購物」的搜尋流量正在快速被 AI 佔據。而 Google、亞馬遜、Shopify 要面對的,是下一階段「購物流程重塑」的戰爭。
誰能整合 AI 助手、用戶偏好、平台資料與自動化交易流程,誰就能掌握未來的電商搜尋霸權。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