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 Cloud 砸 5 億鎂在台建置 AI 資料中心,導入 7,000 顆輝達 Blackwell GPU
美國資料中心新創 GMI Cloud 宣布,將在台灣桃園投資約 5 億美元設置大型 AI 資料中心,整體規模達 1 GW,並預計導入 7,000 顆輝達 Blackwell Ultra GPU。官方規劃這座設施將在 2026 年 4 月前上線,並具備每秒接近 200 萬 Token 的處理能力。公司同時透露,目前正在向台灣多家銀行籌措 4 億美元貸款,並與 Reflection AI 合作,協助打造台灣本地 AI 平台。
GMI Cloud 是什麼公司?
成立於 2021 年的 GMI Cloud,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原先是比特幣運算節點服務商,之後於 2023 年轉型為專注 AI 雲端基建的公司,主打「GPU 即服務」(GPU-as-a-Service),提供 GPU 算力租賃、叢集引擎與推論引擎等一站式解決方案。
GMI Cloud,主打客戶能完全掌控自己的雲端環境,不受平台綁定,並與輝達合作在美國、台灣、新加坡、泰國和日本布局資料中心,打造高穩定、低延遲的 GPU 運算平台,支撐 AI 模型訓練與推論需求。GMI Cloud 技術團隊逾六成為工程師,致力打造其所稱的「AI 高速公路」系統架構。資金面則由 Headline Asia 領投、Banpu 與緯創策略投資,公司在 2024 年完成 8,2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GMI Cloud 砸 5 億美元登台,在桃園打造 1 GW AI 工廠
GMI Cloud 宣布在台灣投入 5 億美元,準備在桃園蓋一座定位為「AI 工廠」的資料中心。這座基地的規模約 1 GW,設計上主要提供 AI 模型訓練與推論的雲端運算能力。
公司表示,亞洲市場的 AI 需求正在快速攀升,無論企業導入 AI 或政府規畫在地算力平台,都推動他們選擇在台灣設置大型 AI 供應基地。
導入 7,000 顆 Blackwell Ultra,預計 2026 年 4 月上線
執行長葉威延 (Alex Yeh) 說明,桃園這座 AI 工廠將部署多達 7,000 顆輝達 Blackwell Ultra GPU,整體推演能力可達到每秒將近 200 萬 Token。官方預計讓此基地在 2026 年 4 月左右正式投入運作,供企業、開發者及大型模型需求單位使用。
同時,GMI Cloud 正向台灣多家銀行籌措 4 億美元貸款,並計畫在年底前另外再募集 2 億美元,支應整體建置與擴張需求。
攜手 Reflection AI,協助打造台灣在地 AI 平台
GMI Cloud 表示,已與 Reflection AI 展開合作,希望共同協助打造台灣的本地 AI 平台。公司提到,台灣擁有台積電 (TSMC) 與鴻海 (Foxconn) 等全球級製造商,是部署在地算力的重要據點。
執行長也透露,桃園基地已經有客戶陸續排隊預約使用,但並未公開名單。現階段,GMI Cloud 的投資人包括 Headline Asia 以及輝達伺服器主要組裝夥伴緯創。此外,公司在美國、台灣之外,也已經在日本、新加坡與泰國同步經營業務。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