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代理正改寫用戶數位體驗:連消費軟體 CEO 都焦慮、自主訓練將成常態

人工智慧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人類世界的互動方式,而其中最具顛覆性的變革,正悄悄由「AI 代理 (AI Agents)」引領而來。從取代傳統 App、顛覆商業邏輯,到生成自身訓練資料,這波浪潮甚至也讓一線科技 CEO 們感到格外焦慮。
AI 代理成最大威脅:消費軟體公司前途迷茫
在最新一集的 All-In Podcast 中,Uber 創辦人 Travis Kalanick 透露,幾乎所有他認識的一線消費軟體公司 CEO 都對 AI 代理深感焦慮。這些代理正徹底顛覆過往的產品邏輯。用戶再也不需要打開一堆 App,而是透過一個簡單指令,讓 AI 自動完成所有跨平台的任務流程。
(AI 代理結合穩定幣:PayPal 如何藉自家金融作業系統,改寫全球商務模式?)
他以 Perplexity 或 OpenAI 為例,表示它們開發的 AI 代理不但能模擬人類操作,還能在瀏覽器中執行任務,甚至繞過反爬蟲機制並使用用戶帳號登入。這不只是優化使用者體驗,而是徹底重寫與數位世界互動的基礎架構。Kalanick 形容他彷彿成了科技業 CEO 的「心理諮商師」:
我都告訴他們,你是真材實料、你有護城河、你擁有真正有價值的東西,AI 代理人無法取代這些。然而,有些事情是有護城河的,有些事情就不一定。
他坦言,面對如此迅速的轉變,多數 CEO 甚至都還在尋找新定位。
AI 將轉向自主訓練:人類知識的資料正逐漸耗盡
同時,他們也聊到了馬斯克 xAI 近期推出的 Grok 4 模型,其中展現了強大的「多代理協作」能力,不只能解決數學、程式與邏輯問題,還能讓多個代理人互相檢驗彼此答案、尋求最優解答。更驚人的是,團隊提到:「未來 AI 不再依賴人類給予資料,而是由 AI 代理自行生成合成數據進行自我訓練。」
(博士級 AI?馬斯克 xAI 推出 Grok 4:多代理推理、預測市場功能一次看)
SPAC 發起人 Chamath Palihapitiya 指出,這個概念呼應了電腦強化學習領域先驅 Rich Sutton 所提出的「The Bitter Lesson」理論,也就是在所有領域中,依賴大規模運算的通用學習方法,終將擊敗手動給予知識資料的訓練方法:
AI 將能獨立建立論點並撰寫論文,甚至進行自我評估,有望為科學和醫學等高知識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突破潛力。
Perplexity 推出 AI 瀏覽器 Comet
另外,AI 代理對介面層的顛覆,也讓瀏覽器作為人類與網路互動的日常工具,陷入了存亡邊緣。Perplexity 新推出的 Comet 就是一款能自動搜尋、下單、自主讀取 Gmail 與行事曆的「代理瀏覽器」,具備模擬人類操作的完整能力。

但天使投資人 Jason Calacanis 直言,在 AI 代理將直接取代瀏覽需求的未來,持續投入開發瀏覽器本身,反而可能是「愚蠢的資本配置」。
他認為,Perplexity 更應該鎖定 B2B 垂直市場,像是彭博終端機這種的金融資訊平台:
彭博終端機操作複雜且介面老舊,早已被批評多年。若 AI 代理能取代這種平台,提供更即時且個人化的專業資訊輸出,將有望重塑金融產業。
(Coinbase 與 Perplexity AI 重磅合作!提供即時幣價、還能幫忙選幣找買點)
AI 正重寫數位世界的運作規則
AI 代理的發展,不僅是一次技術推進,更是一場對使用者介面、數據取得方式與產品設計邏輯的全面重塑。當任務能由 AI 代理自動完成,而使用者不再主動參與而是被動交付需求,傳統軟體的功能與存在價值正快速瓦解。
於此,對企業而言,如何釐清自身定位、抓緊潛在機會與需求、並創造堅實的護城河,也成了當前市場激烈競爭下如何存活下來的關鍵。
(AI 產品如何走過泡沫迎向長青?導讀 a16z 給企業級 AI 新創的五個建議)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