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三批代幣化綠債即將登場!港府:未來 ETF 與政府債券都要上鏈

香港財庫局局長許正宇於 7/5 公開透露,香港政府將全面啟動「資產代幣化」戰略,準備發行第三批「代幣化綠債」,並推出新版《數位資產發展政策宣言 2.0》。目標就是要將香港打造成全球最開放、安全的亞洲第一數位資產中心。
第三批代幣化綠債即將登場,拓展貴金屬、綠能多元應用
許正宇在「香港數位金融大獎 2025」頒獎典禮上指出,港府已分別在 2023、2024 年發行過兩批代幣化綠債,並取得初步成功。這些債券都是透過分散式帳本技術 (DLT) 來完成登錄、結算。
以下是前兩批代幣化綠債的主要特色、創新亮點:
- 第一批:涵蓋一級市場發行、二級市場交收與息票派付,全流程上鏈,試用到期自動贖回功能。
- 第二批:採「數位原生」方式發行,無需傳統託管機構,支援 ICMA 債券分類 (BDT),綠色債券披露文件可於數位資產平台查閱,T+1 快速交收;透過 HSBC Orion 平台發行,CMU 負責結算,並與 Euroclear、Clearstream 接軌。
他進一步表示,政府已著手籌備第三批代幣化綠債,針對貴金屬、有色金屬及可再生能源 (如太陽能板) 的多元應用,未來希望讓這種「上鏈發債」的模式能成為香港政府的常態型籌資工具。
代幣化以三階段推行,ETF 與債券皆可上鏈
許正宇補充,從 2023 年開始,港府已分三階段推動金融資產的代幣化。第一批針對「銀行資產」,第二批是「政府資金」,第三批則是「市場工具」。他舉例,未來像是政府債券、ETF 都可以發行代幣化版本,直接讓資產上鏈,也正研究包含代幣化 ETF 在內的稅務優惠政策,例如免除印花稅等。
監管架構強調創新風控平衡,法案立法中
除了推行代幣化,許正宇也強調數位資產交易平台跟虛擬資產發行 (如穩定幣) 這類活動,也需要立法納管。他透露,目前港府正草擬相關條文,希望能盡快提交立法會,能落實並兼顧創新與風控的監管架構。
他補充,監管方向會強調三點:
- 有效管理風險
- 增強透明度
- 確保投資人保障
好讓香港成為全球數位資產最值得信任的市場之一。
數位資產政策 2.0 上線,穩定幣監管、代幣化應用全面啟動
上週香港政府也正式釋出《數位資產發展政策宣言 2.0》,內容包括四大核心方向:
- 法規明確 (Legal and regulatory streamlining)
- 生態系統培育 (Expanding the suite of tokenised products)
- 實體應用推動 (Advancing use cases and cross-sectoral collaboration)
- 人才培訓 (People and partnership development)
整體規劃整合為「LEAP」架構。其中穩定幣 (Stablecoin) 將成為監管重點。港府預計在 8 月 1 日起啟動穩定幣發行商的發照制度,以實際應用為主要導向。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