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威脅還是技術炒作?River CEO憂量子運算加劇比特幣安全風險

比特幣交易所 River 執行長 Alexander Leishman 近日擔憂,微軟推出的新量子運算晶片可能加速比特幣量子威脅的到來。即便量子運算對加密貨幣的風險仍需多年才能真正浮上檯面,但他強調,現在就應該開始討論應對方案。
It is VERY fair to debate the timeline of a quantum threat to Bitcoin. I’m personally quite skeptical it’s a near-term problem.
However, a lot of people are saying “everything will break with QC, including the entire banking system, so if Bitcoin breaks everything does”. This is…
— Alexander Leishman 🇺🇸 (@Leishman) February 20, 2025
微軟量子運算晶片或將加速威脅比特幣
根據 Leishman 的說法,微軟最新的量子運算 (QC) 晶片 Majorana 1 的推出,可能縮短比特幣尋找抗量子威脅解決方案的時間。
(微軟首款量子運算晶片 Majorana 1 登場!未來有望推動資料中心、化學與醫療突破)
去年 12 月,Google 發佈了首款量子運算晶片 Willow;緊接著在幾天前,微軟的 Majorana 1 也加入了量子運算領域的行列。
Leishman 對此發推指出,儘管能威脅加密貨幣的突破性量子運算技術仍需多年才能實現,但 Majorana 1 的問世可能縮短這個時間:
目前,Majorana 1 距離這樣的進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它可能在 2027 年至 2029 年間達到 100 萬量子位元 (qubit)。若運行數日到數週,這樣的量子運算機或能透過遠程攻擊破解比特幣地址。
並補充,「即使威脅可能在十年後才真正來臨,及早彌平風險仍然至關重要。」
量子運算威脅是否被誇大?
量子運算可能威脅加密貨幣安全的擔憂早已不是第一次,但社群對此抱持懷疑態度,認為問題似乎沒有想像中嚴重。
(閒置錢包首當其衝?Tether 執行長:量子運算恐讓中本聰的比特幣重返市場)
傳統金融機構首當其衝?
部分認為,具備破解密碼學能力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優先攻擊銀行或傳統金融機構,而非比特幣市場。畢竟比起比特幣市值僅約 3.2 兆美元,管理數以百兆美元資產的傳統金融市場似乎更具吸引力。
然而,Leishman 認為「如果比特幣會受影響,那麼整個銀行系統也會崩潰」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銀行系統具有多層安全防護。即使量子運算能夠破解網路加密協議 (HTTPS),進行流量攔截 (DoS) 或 DNS 劫持攻擊 (DNS cache pollution) 仍然相當困難,更別提會讓金融體系全面崩潰。
並強調,「傳統金融機構除了公開金鑰密碼學外,還運用 IP 白名單、以及不受量子運算影響的對稱密碼驗證等多層安全機制,這些機制讓駭客更難以入侵系統。」
他也強調,即便攻擊者成功滲透銀行系統,資金轉移仍受到嚴格監控,駭客也難以獲得盜取的資金:
因此,量子運算機不會讓駭客輕易取得高盛的所有資金,但它確實可能讓數十億美元的比特幣資產暴露於風險之中。
量子運算的挑戰會先來來臨?
也有社群表示已對量子運算所造成的加密恐慌感到筋疲力竭,認為該技術還遠未成熟,無須太過擔心:
沒有人討論過量子運算正面臨的重大挑戰,例如熱力學限制、記憶體需求及計算可持續性的問題。此外,量子計算更適合用於機率建模 (Probabilistic Modeling) 領域,而非解決加密領域的離散數學問題。
(深入研究:《一小時略懂量子電腦》:帶你深入了解量子革命,數十秒就可破解網路加密)
比特幣應對方案:BIP-360
與此同時,比特幣社群已開始研究潛在的解決方案,《The Investor’s Podcast Network》共同創辦人 Preston Pys 指出,BIP-360 是目前主要的應對方案,並且有可能透過軟分叉 (soft fork) 實施:
提案透過軟分叉將比特幣轉換為抗量子結構,以替換現有的易受攻擊的簽名方法。
並補充,「量子運算對比特幣的威脅雖不是短期內的問題,但仍需要認真討論並及早應對,以確保比特幣網路的長期安全。」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