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罵金管會沒保障台灣FTX用戶!境外機構無法管,與日本、新加坡一樣做法

Perry
分享
別再罵金管會沒保障台灣FTX用戶!境外機構無法管,與日本、新加坡一樣做法

FTX 申請破產一事在近期台灣社會引起譁然,估計約有 10 萬以上台灣用戶的資產受損。此事不僅影響了一般民眾對加密資產的信心,立委李貴敏更進一步質詢金管會為何沒有將加密貨幣這種新型交易方式列管,忽視了台灣人的財產權。對於此事,金管會於 23 日給出回應。

台灣金管會與日本、新加坡政府做法一致

根據金管會的新聞稿,其對「外界指稱日本金融廳對境內外的虛擬 (加密) 資產交易所都有監管,質疑台灣政府未保障境外交易所在臺用戶的權益」一事作出澄清。

金管會表示,FTX 交易所是在境外,並非經金管會核准設立的機構,相關商品也是在境外提供,投資人應自行評估風險。

此做法與日本及新加坡的作法一致,唯有 FTX Japan (FTX 的日本子公司) 是在日本當地取得執照的加密資產交易業者,因此日本金融廳才得以對 FTX Japan 發出暫停營業的行政處分,並採取措施保障 FTX Japan 客戶權益。境外之 FTX 交易所日本金融廳仍然無法可管。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也於 21 日發布新聞稿澄清,報導稱 FTX 交易所未獲 MAS 許可且在境外營運,MAS 無法保障在 FTX 交易所上交易的新加坡用戶權益。此外,當前於新加坡獲得許可的虛擬資產交易所只會受到洗錢防制目的之監管,並不是保護投資者。

再次呼籲提高警覺,衍生商品無法可管

金管會於新聞稿中再次提醒投資人,虛擬資產交易資訊不透明且價格波動大,投資風險高,務必提高警覺並審慎評估投資風險。

另外,金管會表示除「具證券性質之虛擬通貨」(STO) 為證券交易法所稱的有價證券,應遵循證券交易法相關規定外,其他種類的虛擬資產或由其衍生之相關商品 (如期權、保證金交易等),都未經金管會核准發行,不適用金管會的處理機制。